第六十章溪洞族的要求(2/2)
在军队中,郊赉的赏赐金额依入伍时间、兵种、驻地而各有不同。其放的范围和额度,随着祭祀的规模有所增减,但是在北宋和南宋时期是始终存在着的。/p>
据清代徐松辑的记载,皇祐四年,规定禁军、厢军中新兵郊赉为老兵半数。在京排岸司管辖水军,奉化、广牧及开封府界递铺,自指挥使至长行,郊赉级别分为四等,最高七贯,最低二贯。/p>
其二皇室大事的赏赐,宋朝皇室每逢丧喜事,都有赏赐官兵的惯例,遇皇帝登基、皇子出生、皇帝驾崩等重大事件时,官兵都可获得数量不等的钱物。/p>
皇帝登基时按照惯例要大赦天下,大加恩赏。建隆元年,宋太祖布登基赦,赐宰相、枢密使、诸军校袭衣、犀玉带、鞍马等。“其内外马步兵士,各与第等优给。”/p>
元符三年宋徽宗即位,“赐在京班直诸军并诸路驻泊禁军军员衣带有差……赐内直长上诸班缗钱有差”。/p>
宋朝将皇帝诞日设为诞圣节,并在这一天赐宴百官,赏赐天下。如淳熙十三年宋孝宗率群臣在德寿宫行庆寿礼,“免贫民丁身钱之半为一百一十余万缗,内外诸军犒赐共一百六十万缗”。/p>
其三军功赏赐,这是我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的,军费开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个朝代激励将士奋勇杀敌的重要手段。/p>
宋朝战事常年不断,从始至终都在面对与四周各民族的战争,十分重视军功赏赐在保卫领土中的作用,其赏赐的规模和次数远前朝,赏格标准和军功评价系统也更加详细和完善。/p>
宋朝的军功赏赐在保障军队士气,维系军队战斗力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据记载,宋军出战时多设有“随军赏给库”,为保障战争胜利而施以物质诱惑。将士们为了获得军功和相应的物质收益可以不顾生死,“夫犯强敌,冒白刃,士卒不顾死者,利厚赏也”。/p>
同时军功赏赐给宋朝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两宋战事不断,军功赏赉花费极大,宋孝宗时仅教阅部队就“凡支犒金银钱帛以巨万计”。/p>
孝宗继位时心怀大志,锐意进取,曾经力图收复中原,当时的祭酒芮国器上奏,应该先盘算一下目前朝廷的积蓄能够支付多少次犒赏,便可知道财力是否能够支撑北伐作战。结果盘点后得知,府库的财产只够支付十三次犒赏,宋孝宗只得打消用兵的念头。/p>
有此一点可知,在两宋时期军队的犒赏所用掉的金钱,耗费了巨大的国力,与此同时,以上所说的这些还没有计算各种虚报人数,骗取军饷等等。/p>
其五赙赠,赙赠之礼源于周代,指官兵死亡后政府支付给丧家助葬的抚恤金。宋朝的赙赠制度详尽完善,针对军队将士出台了专门的赙赠法。/p>
如庆历二年规定“自今阵亡军校无子孙者,赐其家钱,指挥使七万,副指挥使六万,军使、都头、副兵马使、副都头五万”。/p>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