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娇娇嫡女重生,禁欲王爷宠上瘾 > 第167章 奇谋巧计假人骗箭无往不利殊死退敌?

第167章 奇谋巧计假人骗箭无往不利殊死退敌?(1/1)

目录
好书推荐: 演得这么像,不会真是个杀人犯吧 八零肥妻:给糙汉老公生俩崽后被宠上天 让你来坐牢,你怎么无敌了? 快穿:她干翻了各路大佬 重生之无限卡牌大师 一介修士 文物有灵,共赴国殇 穿越兽世:兽人夫君娇养我 甩掉渣男后,我财运亨达 穿进末世文,撕掉女配标签做自己

夜幕降临,房檐下的几盏灯火在冷风中摇曳。<\/p>昏黄的光线透过纸窗,隐约见室中人影攒动。<\/p>“小姐,二殿下与两位少爷未归城廓,是否会有险情?”秋池忧心忡忡,探问。<\/p>顾望舒搁下兵书,轻轻摇头:“殿下文韬武略皆精通,有他在,足以应对任何突变。”<\/p>“再者,纳兰军已溃不成军,我方将士有四万余人,意外发生之可能性极微。”<\/p>秋池闻此宽慰,然疑虑未消:“既如此,二殿下何以迟迟未归?”<\/p>顾望舒默然片刻。<\/p>“或许有诸多军务需处理,二殿下既决心一战到底,必然要确保军队万无一失。”<\/p>顾望舒对于赫连桓是有十足把握的,她不认为傅守城能够与赫连桓对抗。<\/p>既然二殿下和哥哥们不可能遇到危险,深夜未归的原因只有一个。<\/p>“我想,殿下和哥哥们应当是入了平遥城,留在平遥处理乱党。”<\/p>秋池吃惊的微张唇瓣,只用一日就将失守的平遥城夺了回来?这可能吗?<\/p>按照常理来说是不可能的。<\/p>但秋池毫不怀疑顾望舒的推测,更不会质疑二皇子殿下的能力。<\/p>如顾望舒所料。<\/p>赫连桓放弃追击傅守城后,返回平遥城,即刻大刀阔斧地将城内叛军全部处决,无一留情,尸首悬挂于城楼示众。<\/p>平遥城百姓见此景,无不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冲上脑海,一时之间无人敢再犯。<\/p>纳兰军入城时,因平遥守将大开城门迎纳,平遥百姓未感受到丝毫被攻城的紧张与恐惧。<\/p>在守将不断煽动洗脑,述说赫连皇室如何昏庸无道的情况下,平遥城的百姓甚至觉得纳兰军是来解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的。<\/p>纳兰军明明是攻城,平遥百姓却夹道欢迎,与太平城百姓同仇敌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由此可见,对底层百姓进行爱国教育宣传是非常有必要的。<\/p>这也是赫连桓不给叛军机会,将其尽数斩杀吊在城头的重要原因。<\/p>他要让平遥城内的百姓清晰地明白,凡是叛国者,下场唯有一死,死了都要示众不得入土为安。<\/p>这一招非常奏效,那些曾被蛊惑的百姓见此,再也不敢生出异心。<\/p>夜深了,平遥城内死一般的寂静。<\/p>赫连桓、顾景黎和顾景逸在房间里商议下一步行动。<\/p>顾景黎白日一直带着部分赫连兵马在太平城内四处平叛维护秩序。<\/p>按照他的想法,就不该放傅守城逃走,一鼓作气追上去杀了他才好。<\/p>但他也深谙“穷寇莫追”的道理,连续作战使得己方士卒疲惫不堪,赫连桓及时收兵实为明智之举。<\/p>可他心里急。<\/p>此份急切忍耐至夜,终于无法忍受。<\/p>他眸光灼灼望向赫连桓,问道:“殿下,何时出兵,以夺回失守之城?”<\/p>与顾景黎的迫切不同,赫连桓自始至终皆平静如镜。<\/p>“急什么?”他淡然反问,其声虽轻,眼中却闪烁着一切尽在掌握的光芒。<\/p>“置之死地则兵士必战,傅守城带领的五千残兵虽不多,但狗急跳墙,兔子急了还咬人。”<\/p>顾景黎对此言颇不以为然:“纳兰军只剩下五千余人,而我军却有四万,歼灭他们如探囊取物。”<\/p>赫连桓唇边挂着一丝似笑非笑,眼神中流露出让人心悸的深邃。<\/p>顾景黎被他这个眼神看得心底不由得发慌,难道他说错了吗?<\/p>赫连桓轻轻晃了晃手中茶杯,问:<\/p>“你觉得纳兰军实力如何?”<\/p>顾景黎默然片刻,一时难以捉摸赫连桓的深意。<\/p>忆及曾与纳兰军交战,折损了大半的人马,连息之都因此战役而陨落,顾景黎沉声道:<\/p>“纳兰军如虎般勇猛。”<\/p>赫连桓语带惋惜:“傅守城正是和你一样的想法,所以在太平关一战才惨败收场。”<\/p>“《孙子兵法》第一篇讲的是什么?”<\/p>“是......计?”<\/p>“这‘计’当如何解释?”<\/p>顾景黎突然就明白了赫连桓话中深意。<\/p>“计,算也。”<\/p>“于庙堂之上,先以彼我之五事计算优劣,然后定胜负。胜负既定,然后兴师动众。”<\/p>“用兵之道,莫先此五事,故为篇首耳。”<\/p>“背书样样都会,到了战场,所有的兵法都忘得一干二净,《孙子兵法》最先强调的便是妙算,通过计算定胜负,胜了再打,这叫胜算;没有胜算,就不要轻易动兵,这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p>此刻的赫连桓,不似皇子,更像是一位教书先生,为顾景黎剖析兵法。<\/p>顾景黎闻听此言,顿时脸红,无言以对。<\/p>赫连桓继续说:<\/p>“傅守城在攻打太平城之前,未曾料到本殿会提前抵达太平城坚守,亦不知城外早已设下火攻之地,此乃孙子兵法所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p>“傅守城既不知己,亦不知彼,故此败绩是必然。”<\/p>“而后,我方利用‘草人借箭’之计骗得箭矢,极大地增强了战力,傅守城不仅没有意识到胜利的天平向我方倾斜,反而固守在城外,这也注定了他后来会一败涂地。”<\/p>“如果我是他,在箭矢被骗后,我会立即带领剩余的大军撤回平遥,这样既能保存实力,也能避免平遥城落入我方手中。”<\/p>“孙子兵法强调的是先胜后战之法,是不战而胜之法;若一定要战,必一战而定。”<\/p>一番言论令人心悦诚服,兄弟二人不由得暗自感叹二皇子殿下的智谋与深思熟虑。<\/p>二皇子殿下之所以没有继续追击傅守城,不是因为追击不上,而是觉得没有必要。<\/p>将敌人逼至绝路,只会激发出其逆反之心。<\/p>反正都是死,死前也要拉着赫连军做垫背。<\/p>如此一来,剩余五千残兵将被激发出斗志与赫连军拼个你死我活。<\/p>故而,他们用巨大的损失换取胜利是不明智之举。<\/p>顾景逸突然想起《孙子兵法》中对于将帅的定义。<\/p>【将者,智,信,仁,勇,严也。】<\/p>不管是傅守城,还是他们两兄弟,或许都有信、仁、勇、严等品质,却唯独欠缺“智”。<\/p>智能识权变,识变通。<\/p>知晓自己的力量边界,衡量天下大势,谋略决策于庙堂,应变自如于战场,无一不需要智。<\/p>专任智则贼,遍施仁则懦,固守信则愚,恃勇力而暴,令过严则残,五者兼备,各适其用,方可为将帅。<\/p>这便是二皇子赫连桓所达到的境界,而他人却难以企及。<\/p>他将“信”和“仁”赋予了赫连的将士们,在明知他们疲惫不堪的前提下,不会贸然追击,让将士们利用人海战术,去歼灭敌人。<\/p>他对敌人冷酷无情,但心里时刻装着自己的兵的利益,让赫连军清晰地感受他们的将领珍惜他们每一个人的命,不会因为他们是无名小卒,就不顾他们生死。<\/p>这样的执行力,无疑会令众将士心悦臣服。<\/p>赫连桓不仅精通兵法,更擅长洞察人心。<\/p>

目录
新书推荐: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 明中祖:朱慈烺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汉吏 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 两界物价差亿倍,我氪金爆奖励 看透领导内心的龌龊,三国职场术 山贼之谋定三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