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富国强兵匡扶赫连治国安邦四海承平⑧(2/2)
没有办法,顾望舒只能让秋池给自己梳妆打扮,穿戴整齐后,带着秋池,随着宫里来的嬷嬷一起上了马车。
很快,她们来到了皇宫。
嬷嬷将顾望舒带到了太后的凤仪宫。
顾望舒踏入凤仪宫后,心情没有什么太大的祈福。
她的面色也很是平静,一路走过,在嬷嬷的带领下来到太后面前。
顾望舒的规矩十分到位,先是给太后请安,随后又问候了坐在太后身边的赫连瑾。
至于一旁的王妙妙,她只当看不到。
王妙妙撇撇嘴,没有和她一般见识。
太后上下打量顾望舒。
说实话,当年没有见过顾望舒之前,她只是听说过顾望舒才思敏捷,对她很是欣赏。
但是自从她想要将顾望舒纳入后宫,被顾望舒以喜欢自己的表哥为由拒绝后,她的心里就不太舒服。
再后来,顾望舒又因云慕笙的事情算计她,她对顾望舒的感官就更不好了。
几年不见,顾望舒没什么变化,看起来依旧规矩守礼,一点错处都没有。
可经过那两件事,太后觉得自己脸面无光,故而对顾望舒也就没什么好脸色。
不过,看在她家世的份上,她也不能对她如何。
“坐吧,哀家有话要对你说。”
顾望舒谢恩后,端端正正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一副愿闻其详的模样。
只听太后说:
“前几日瑾儿跟哀家说在承平街遇到了你,你还给他买了一串糖葫芦,是吗?”
顾望舒点头承认:“确有其事。”
太后面色顿时严肃起来:“瑾儿是皇子,从小的吃食都十分慎重,有专人来提供,外面小商贩制作的东西卫生条件堪忧,万一瑾儿吃坏了肚子,顾小姐怕是承担不起,顾小姐聪明过人,这点道该是懂的。”
这是打算先给她一个下马威?
顾望舒本来是不打算和太后一般见识,但想到自己要教导赫连瑾就颇为为难,她巴不得太后看不上她,不同意赫连瑾的提议。
这一次就是个好机会,她不如惹的太后不快,太后看她不顺眼,也就不会同意她教导赫连瑾了。
想到这里,顾望舒反问道:“请问太后娘娘,小殿下回宫后可有不舒服?”
太后没想到顾望舒会有此一问,她先是愣了一下,随后面色变的愈加难看。
很明显,顾望舒是在和她较劲。
她身为太后,是赫连国最尊贵的女人,顾望舒的身份再不一般,和她也是没有可比性的。
顾望舒居然敢顶嘴,这要是换成别人,她早就掌嘴了,但是她在对待顾望舒时,总是要考虑一下后果的。
太后压下火气,冷声道:“你要庆幸瑾儿无事,不然今日哀家就不是命人把你带到皇宫,而是将你五花大绑丢入牢房。”
“哦,既然小殿下没有事,那么太后娘娘的一切设想都不成立,既然不成立,臣女自然是不必要承担任何过错,如果太后娘娘让人带臣女入宫是因为这件事,那么臣女保证,以后都不会擅自给小殿下任何吃食,若是太后娘娘还不放心,臣女还可以保证以后绝对不接近小殿下就是了。”
顾望舒的话可谓十分强硬,把一旁的王妙妙都惊呆了。
顾望舒傻了吧?她的胆子怎么这么大,居然敢顶撞太后,不要命了?
见她那不卑不亢的模样,王妙妙甚至觉得除夕夜那天晚上被顾望舒讽刺,还被打了一巴掌都不算什么了。
这个疯女人,连太后都敢怼,还有什么是她做不出来的。
王妙妙赶快给顾望舒使眼色,但顾望舒完全没有接收到。
王妙妙看向太后,生怕太后真的至顾望舒的罪。
顾望舒虽然挺讨厌的,但是将军府对赫连国有功,而且上次的除夕夜,她因关心陈最,差点坏了赫连国呃大事,要不是顾望舒心思敏捷打断了她,如今的赫连国也不能在攻打东陵的时候,大朔和赵国好不插手。
王妙妙的心情很复杂,既讨厌顾望舒,又不想顾望舒受惩罚。
眼见着太后的怒火越来越盛,眼看着就要发火了,王妙妙心思急转,赶忙道:
“顾望舒,你少牙尖嘴利,我的姑母只是实事求是罢了,哪里像你一样小肚鸡肠,一点点小事都能一直记着。”
说完,她就拉住太后的手。
“姑姑,您今日来不是说要让顾望舒教瑾儿吗?”
顾望舒:“......”
王妙妙虽然是好心,但是却办了坏事。
顾望舒根本就不想留在皇宫教赫连瑾,她也不知道要教他什么。
四书五经?
她虽然读过,却也根本不必过太傅,她怎么教?
她顶撞太后,就是希望太后一怒之下把她赶出宫,这样一来,她的目的就达到了。
可惜被王妙妙这个多管闲事的女人搅合了,顾望舒欲哭无泪。
太后压下怒火,对顾望舒冷冷道:“既然瑾儿喜欢你,那么从今天开始,瑾儿的学业就由你来传授吧,顾小姐聪明过人,数读诗书,相信一定能教好瑾儿。”
赫连瑾见母后答应了,高兴的手舞足蹈,蹦蹦跳跳的来到顾望舒面前,主动拉住她的手,眨巴着大眼睛,一脸我会乖乖听老师话的乖孩子表情。
顾望舒被逼无奈,只能硬着头皮成为了赫连瑾的临时夫子。
赫连瑾作为太后唯一的儿子,更是皇宫之内唯一的孩子,他自己在一个课堂,课堂里也只有他一个人。
“顾望舒,开始你的教学吧,哀家要看看智慧过人的顾家大小姐到底是什么水平。”
顾望舒知道,太后这是故意给她出难题,意在要她难堪。
她虽然对四书五经不是特别精通,但是教一个九岁的孩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顾望舒一点都不见紧张,对于太后的刁难,也完全不在意,太后就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拿顾望舒毫无办法。
顾望舒拿起桌子上的书,刚要给赫连瑾讲解。
但是赫连瑾的小脸却垮了下来。
“顾姐姐,我不要学《大学》。”
“为什么?”
“因为我已经学完了呀。”
顾望舒:“......”
学完了?那确实是没有必要再学一遍。
她又拿起另一边的《论语》。
赫连瑾又摇头:“这个也学完了,还有《中庸》和《孟子》我都学过了哦。”
顾望舒呆了。
你才九岁,这些都学过了?
顾望舒有些不相信,但是从太后那得意洋洋的样子,她又相信了赫连瑾的话。
赫连瑾不仅已经将四书学完了,连《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五经也都学了。
这就说明赫连瑾是个十分聪明的孩子。
皇家的基因真好,赫连爵、赫连桓和赫连瑾的智商都很高。
顾望舒一时有些为难,不知道要教赫连瑾什么。
赫连瑾眨巴着大眼睛,一脸期待。
而站在一边的太后则是要看她笑话。
王妙妙悠哉悠哉的,偶尔冲顾望舒挑眉。
秋池则是一脸担心的看着自家小姐。
顾望舒踌躇半晌,唇边勾起了一抹笑。
既然古人的东西都学过了,她不如就教赫连瑾一些现代的东西。
比如数学,物理,化学......
太后和王妙妙见到顾望舒笑,有些莫名其妙,她不觉得丢?笑个屁啊。
“都学过了?”
赫连瑾立刻点头:“嗯嗯,四书五经可简单了。”
“这样啊,那殿下有没有学过数学?”
“数学?那是什么?”
顾望舒解释:“数学又叫算术,是六艺之一,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这里的数就是指数学,殿下有没有学过数学?”
听到这里,赫连瑾眼睛都亮了。
六艺中的数是最难学的,他只学过简单的算术。
顾望舒的笑意更深,太后不是要难为她吗?
那么她就用现代小学生都会的数学来打她的脸。
“今天,臣女就要教殿下数学,殿下觉得意下如何?”
“好呀好呀。”赫连瑾高兴的只拍手。
“不过,在教殿下之前,臣女要考考殿下。”
“什么?”赫连瑾眨巴着大眼睛,一脸好奇的问。
连太后和王妙妙都竖起了耳朵倾听。
只听顾望舒问:“围棋的棋盘有多少个格子?”
太后和王妙妙一脸懵,这算是什么问题。
赫连瑾也懵了:“我没有数过,要不我让人把棋盘拿来数一数?”
顾望舒说:“已知围棋棋盘横竖都有十八个格子,你现在要算出一共有多少个。”
赫连瑾摸了摸小脑袋,完全不懂顾望舒的意思。
“可是我要数数呀,不数怎么知道呢?”
王妙妙帮腔:“顾望舒,你不要故意为难小殿下。”
顾望舒笑道:“这怎么算为难,我只是考考殿下罢了,这可是数学里最简单的问题了。”
王妙妙看向太后,太后则是坚定的说:“一共三百二十四个格。”
顾望舒脸上的笑意不变:“太后娘娘数过?”
“哀家喜欢下棋,自然是数过的。”
“那如果太后娘娘不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数,要如何得知围棋有三百二十四个格子?”
太后的面色严厉起来:“顾望舒,你不要无理取闹,不数怎么知道。”
“臣女刚刚说过了,横竖都是十八个格子,这么明显的提示都给了,怎么能算不出呢?”
“你就凭借这两个数就能算出?”太后不相信。
顾望舒点头:“当然。”
“不可能,你一定是在骗人。”王妙妙不相信:“顾望舒你肯定也提前数过围棋上的格子吧?”
“不信?”顾望舒挑眉。
“不信。”太后和王妙妙异口同声的说。
“既然你们不相信,那么我们不如做一下测试怎么样?”
“怎么测试?”王妙妙问道。
为了更好的表达自己接下来要讲到的乘法内容,顾望舒先命人把棋盘拿来。
随后她指着棋盘对太后和王妙妙说:“你们信不信,只要你们告诉我横向和纵向的数字,我就能瞬间算出最后的数值。”
两人不相信,太后先来。
她用十个白棋摆在横向的第一行,随后又用九个白棋摆在第一列,随后问顾望舒:“如果将
“100个。”
顾望舒毫不迟疑的说道,她回答的太快了,快到让太后和王妙妙以为她是在胡说。
“不信?你们可以数数。”
横向是十个棋子,纵向也是十个棋子,十成十等于一百,小学生的乘法,顾望舒都不需要细想。
太后和王妙妙满心疑惑,而赫连瑾则是一天兴趣。
三个人开始数格子,数完之后,太后和王妙妙一脸的不敢置信。
赫连瑾则是惊喜的说:“真的是一百个格子,顾姐姐好厉害,你都不需要数就算出来了,是怎么做到的?”
太后和王妙妙也好奇她是怎么做到的,不过两个人不服气,再次给顾望舒出题。
“如果横向是八个棋子,纵向是九个棋子,将剩下的格子摆满,一共是多少个棋子?”
“七十二个。”
一秒钟都不到,顾望舒再次将答案说了出来,等太后和王妙妙、赫连瑾数完,答案依旧是正确的。
王妙妙眼睛一转,有了主意:“如果一个格子里放三个棋子,横向是十个格子,纵向也是十个格子,一共有多少棋子?”
“三百个棋子。”
王妙妙不相信:“这次你肯定是乱说。”
“不相信,你还可以继续数。”
这一次太后、王妙妙和赫连瑾数的时间有些久,顾望舒好整以暇的坐在一旁,面带微笑的看着他们。
三个人数了三遍,果然是三百个棋子。
这一次,太后和王妙妙不再固执的认为顾望舒是随口乱说,而是真的在不用数的情况下就能计算出来。
两人看着她的眼神都有了些许变化。
“你是怎么算的?”太后居然主动问道。
“乘法。”顾望舒直言不讳的回答。
“乘法?何为乘法?”王妙妙困惑的问。
接下来,顾望舒就把什么是乘法解说了一遍。
“乘法是指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方式。”
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不免觉得新奇。
赫连瑾好奇的问道:“只要知道有多少个相同的数字,就能像顾姐姐这样,一下子算出相加之后的数字吗?”
“当然。”
“那十个九相加等于几?”
“九十。”
“七个六相加等于几?”
“四十二。”
“五个八相加等于几?”
“四十。”
“.......”
不管赫连瑾出怎样的问题,顾望舒全部能够答对,这样的速算能力,把太后和王妙妙惊呆了。
两人看着她的眼神也从之前的不屑,变成了惊讶,后来都有些期待了。
太后咳嗽一声:“既然如此,那你以后便教瑾儿数学吧。”
顾望舒以为太后和王妙妙考验完了她之后会离开,但是两个人的屁股很沉,就静静的坐着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看来是打算看着她教学了。
顾望舒也不在意,直接将乘法口诀表写在纸上,要求赫连瑾背下来。
看到惩罚口诀表,太后和王妙妙瞬间就明白了顾望舒为何能算的如此之快了。
上午的半天时间,都在赫连瑾背诵乘法口诀中度过。
他的脑子特别聪明,聪明到让顾望舒感觉惊讶,半天时间,赫连瑾居然背下来了,不管顾望舒如何出题,他都能对答如流。
顾望舒再次感叹皇家人的基因真好。
因为赫连瑾在数学方面有了巨大进步,太后的心情非常好,竟然破天荒的邀请顾望舒在皇宫用膳。
顾望舒也没有拒绝。
御膳房做出来的饭菜十分符合她的胃口,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吃到的,只有入宫赴宴时才能吃到。
顾望舒也不客气,连干两碗大米饭,把王妙妙都看呆了。
“顾望舒,你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你可是将军府嫡女。”
“有什么好注意的,又没有外人,我注意给谁看,再说,我的吃相不是挺斯文的吗?”
“你吃的太多了,跟饿死鬼投胎似的。”
“只怪太后这里的饭菜太好吃了。”
这话太后爱听,连带着看顾望舒都顺眼了几分。
“爱吃就多吃点,吃饱了下午才有精力继续教学。”
她没想到顾望舒在算术之上的造诣会这么高。
她随口问道:“顾小姐除了数学,还擅长什么?”
“物理,化学,也还算可以。”
“物理?化学?这又是什么?”太后听都没听过。
顾望舒解释道:“天空为什么会下雨,下雨时为什么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些都属于物理。”
“烧水的时候,为什么产生水蒸气,这就是化学。”
顾望舒用最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来举例,在场的人都听的十分入迷。
太后和王妙妙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如今被顾望舒一说,都觉得十分有意思。
王妙妙眨巴着水汪汪的大眼睛问道:“你知道天空为什么会下雨?”
“当然。”
“为什么?”
“因为地面、河流、海洋、湖泊的水,受到阳光照射以后,会变成水蒸气升到天空,高空很冷,水蒸气遇冷又会变成水滴,细小的水滴越积越多,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落下来,当低空温度高于零度时,便是雨,低于零度便是雪。”
顾望舒巴拉巴拉一顿输出,把太后和王妙妙以及赫连瑾听的一愣一愣的。
他们似乎听懂了,又似乎不太懂,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顾望舒懂的很多,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听起来还特别有意思。
尤其是赫连瑾,九岁的小孩子,正是问题最多的时候。
他也曾经问过身边的人,天空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会下雪,为什么有一年四季?为什么有白天黑夜......
但是,这些问题没有一个人能确切的回答出来。
他满眼崇拜的看着顾望舒,觉得自己让顾望舒当自己老师的决定实在是太明智了。
他急切的问道:“顾姐姐,那为什么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声音呢?”
“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
又是在场的人不太懂的名词。
“什么叫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王妙妙不太理解。
顾望舒则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打比方。
“你觉得是你跑的快,还是兔子跑得快?”
“当然是兔子跑得快。”
“也就是说谁跑的快,谁就先到达终点。”
“是呀。”
“光和声音同时赛跑,光跑的快,就一定先到达地面,声音慢自然是后到达地面,所以我们才能先看到闪电,后看到声音。”
“原来是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