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秦淮风月(2/2)
玉灵狡黠地笑道:“妹子准备下台歌舞新诗,这楼中属姐姐的《送别》曲弹得最好,能否助小妹一臂之力。”
玉灵抿嘴一笑,盈盈一礼,裙角飘动碎步离开。
为首之人戴纱冠,身穿白锦袍,袍上暗纹闪烁,华贵异常。
…………
杨安玄注意到月华看似娇羞妩媚,举手投足却不紧不慢,拿捏得恰到好处,勾人心弦,那少女情思怕是演练出来的。
踏入屋中,楼面上铺着席毯,纹饰华丽,淡淡的香味萦绕在鼻间,清幽泌心。
周娘子飘飘万福,杨安玄和胡原拱手还礼。
青铜灯架上的十几盏灯火将屋内照得明亮,西面镂窗棂下摆放着一张紫檀案几,几上摆放着一张瑶琴。
玉灵的声音从其身后传出,似急似劝似怂恿,“虞公子,你太性急了,月华姐姐有客在呢”。
面容精致,目光脉脉含情,似有无限幽怨,即便不是看向自己,杨安玄也觉怦然心动。
《送别》曲在妓楼传唱开来,会弹奏的人不在少数,但配唱的诗却以《送友阴敦赴建康》为上。
阴敦苦笑道:“家父约束甚严,晚间不许愚出外。今日能来,还是托了杨贤弟的福。月华,你不是老是追问《送别》的作者吗,这位杨公子便是。”
杨安玄哈哈一笑,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虞公子轻摇羽扇,看也不看杨安玄等人,盯着月华拱手道:“吾乃会稽虞宣,方才听闻娘子吟唱,有心结识。不料娘子不肯赏光,只好亲来拜访。”
曲子弹至
屋内传来一声惊喜的呼声,清脆的女音响起,“请公子入屋稍待,月华这便梳洗相见。”
胡原好不容易找到插嘴的机会,连声赞道:“曲好,歌更好,悦耳动听,好听好听。”
若是有人被屋中的乐声打动出声相邀,对表演者来说是件荣耀事,也是在妓楼中扬名的好事。
杨安玄没想到《送别》曲还能和“斑马鸣”合唱,不过诗曲相合,倒也动听。
直起身子,收敛笑容盈盈拜倒,月华柔声道:“奴听阴公子常提起杨公子,称赞杨公子诗才无双,奴厚颜想请公子为奴写一首新诗,奴在楼中奏唱,宣扬公子的名声。”
阴敦笑道:“周娘子,这两位是愚的朋友,一个姓杨,一个姓胡。月华小娘子可有空?”
目光在众人的脸上扫过,那女子笑道:“月华姐姐,刚才听你弹琴唱歌,真是好听。奴家屋中的虞公子听到,想约姐姐为他弹上一曲,不知姐姐肯否移步?”
现在是戌正时分,正是妓楼最热闹的时候,包厢只垂着珠帘,并未掩上屋门,歌舞声乐声从屋内传出。
近几个月,月华借助阴敦所授的《送别》曲和诗暂居于上风,玉灵前来相请,多半心怀不轨。
阴敦起身斟酒,送至月华身前,满怀柔情地道:“月华,《送别》经你演绎,定能力压群雌,夺得魁。”
月华碎步盈盈来到阴敦面前拜倒,娇滴滴地声音道:“月华见过公子,公子好久未来了。”
侍女撩起纱幔,现出淡黄色的长裙,如云秀发下一张莹白精致的脸庞,清丽可人,看年纪不过十六七岁的样子。
不过,月华和玉灵同为怡秋楼的红牌,两人相对而居,为了争做楼中魁首没少明争暗斗。
玉灵从虞宣身后探出头来,轻笑道:“虞公子大才,诗作配上曲子,堪称绝妙。”
月华起身来到西窗,伏案弹琴,“咚咚”琴音绵长,有如春风拂袖,离别之意似春草滋生,淡然惆怅。
周娘子招呼阴敦等人坐下,侍女奉茶。不一会,酒菜摆上,琳琅满目。
大堂,《送别》琴曲响起,玉灵身穿银色舞裙,在高台上翩然起舞,腰肢款摆、步态轻盈,带动绸带飘扬,有如仙女飞翔,四周叫好声响成一片。
珠帘撩起,一个俏丽的身影出现在门口,高髻上金钗摇晃,娇滴滴的声音响起,“月华姐姐可在屋中?”
月华心中一动,身在妓楼自然要了解诸州士族名门,会稽虞氏可是江左豪门,远非阴家这等次等门
在一次雅聚上,自己吟出《送友阴敦赴建康》的诗句,立时引得众人注目。于是奏《送别》时,多半要顺便吟诵“落日故人情”。
杨安玄一皱眉,自己与月华是初识,这个女人有点不识进退了吧,自己是有借妓楼造势的想法,但借助何人岂能轻率。
月华越弹心中越不是滋味,这首诗与自己的那首相差无己,定会很快传唱开来。世人皆喜新厌旧,怕是这首送别诗会分去自己的风头。
想到这首诗虞公子最初是为自己所做,自己为了顾全阴公子的面子错失了机会,而那位杨公子又不肯为自己做新诗,心中不免怨恨。
等玉灵唱完最后一句“还从此别离”,四周掌声如雷,这掌声原本该属于自己,却被玉灵这死妮子抢了去。
强颜欢笑起身,月华也不向玉灵道贺,款款上楼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