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阿斯麦的愤怒(1/2)
“施密特,我得到一个消息,华夏那边南山设备成功的开发出了3微米制程的光刻机。”
“岭南半导体最新工厂使用的光刻机,就是南山设备提供的。”
克里斯托夫作为阿斯麦的销售负责人,此时面色严肃的来到了总裁施密特的办公室,汇报了一个坏消息。
作为光刻机的生产厂家,其实全世界的同类玩家并不是很多。
这一块的市场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阿斯麦好不容易好出头,成为跟佳能跟尼康齐名的光刻机生产厂家,自然是不希望有新的竞争对手出现。
这样子会让他们感受到巨大的威胁。
“岭南半导体的新工厂不再从我们这里采购光刻机”
“那个南山设备是什么情况”
施密特眉头一皱,脸色很是不好看。
台积电、三星电子和岭南半导体,这三家厂家目前是亚洲地区阿斯麦最主要的客户。
东瀛那边的半导体厂家是很多,但是人家使用的基本上都是尼康或者佳能的光刻机。
阿斯麦想要打入到东瀛市场,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至于美利坚市场,目前是几家设备厂家共同瓜分,基本上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格局。
现在突然少了一个重要客户,然后多了一个竞争对手,这肯定是让人很难接受的。
“南山设备其实跟岭南半导体背后都是同一个股东,就是那个惟一进入到福布斯富豪榜的华人夫妇背后的公司。”
“可以理解成岭南半导体找集团内的厂家,自己生产光刻机了。”
克里斯托夫这么一说,施密特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这算是比最坏的情况还要坏啊。
这种客户,根本就没有机会争取回来。
不对,情况不是这样子。
“南山设备作为一家全新的光刻机厂家,它们就算是可以生产光刻机,技术水平肯定也不行吧”
“岭南半导体想要保持技术领先,不可能一直采购落后的光刻机。”
施密特是不相信一家新的设备厂家,一上来就能追上自家的技术水平。
这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目前了解到的是他们可以生产3微米制程的光刻机。”
“但是岭南半导体之前从我们这边采购的是3微米和1.5微米制程的光刻机。”
“现在南山设备突破了3微米制程的技术,估计很快就能突破1.5微米制程。”
“至于更加先进的产品,它们在短期内应该是搞不定的。”
听克里斯托夫这么一说,施密特稍微松了一口气。
只是3微米制程的光刻机的话,情况还不是那么的严峻。
它们都已经在量产生产可以加工0.5毫米制程芯片的光刻机了。
甚至技术更加先进的光刻机,也已经在研发之中。
这个年代的阿斯麦,还是非常上进的。
在行业内,还有尼康和佳能两个巨头压在他头上。
如今阿斯麦别出蹊径的走了属于自己的技术路线,慢慢的追上了巨头的步伐。
下一步就是要彻底的弯道超车,让自己成为全世界最主要的光刻机厂家。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阿斯麦内部的人也是比较拼的。
不像是后世,工程师们都懒散的很。
一个项目折腾好几年都没有结果。
“你想办法进一步的了解南山设备那边的情况。”
“然后也看看岭南半导体那边的发展战略到底如何。”
搞清楚情况之后,才好做进一步的应对方案。
施密特暂时倒是不着急做什么决定。
“这几天台积电那边也主动的在跟我们沟通,它们建议我们今后封杀岭南半导体。”
“不把任何先进的光刻机卖给岭南半导体。”
“甚至它们怀疑南山设备那边开发的3微米制程的光刻机,是抄袭我们的产品而来的。”
克里斯托夫显然不打算就这么放过南山设备。
这个潜在的竞争对手,必须搞死他才行。
“你觉得这种可能性高不高”
这个时候,施密特也意识到了局面似乎有点不一样。
如果南山设备真的抄袭了自家的产品,那肯定是要尽快的搞出一些动作出来才行。
“虽然没有任何的证据,但是南山设备之前从来没有研发过光刻机。”
“华夏的光刻机水平也是非常的落后。”
“他们唯一可以借鉴的就是从我们这边采购的光刻机设备。”
“所以我猜测对方生产的3微米制程的芯片的光刻机,一定是有借鉴我们的设计。”
克里斯托夫都这么说了,施密特肯定不能一点动静都没有。
“那就让我们的法务部行动起来,尽快的收集信息,把南山设备告上法庭!”
打击潜在的竞争对手,这是所有的厂家都会认真对待的事情。
施密特准备先拿南山设备来开刀。
……
“佐野,你抽空调查一下华夏岭南半导体的最新情况,看看它们现在到底是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小池太郎作为日立半导体事业部的负责人,这几年也是感受到了压力。
美利坚那边不予余力的在打击东瀛的半导体产业,生怕在这个关键领域被东瀛企业给超越了。
日立半导体作为东瀛半导体企业里头的巨头,自然是重点打击对象。
现在高丽和华夏那边又不断的有竞争对手在后面奋起直追,他自然也要关注一下。
“岭南半导体新投资的工厂,不仅没有实现芯片制程的提升,反而退回到了3微米制程工艺。”
“我觉得他们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威胁。”
佐野三木的消息显然也是很灵通的。
世界范围内任何半导体厂家投资新工厂,他都能很快的收到消息。
毕竟这个圈子实在是太小了。
“虽然岭南半导体的新工厂没有采取更先进的工艺,但是人家在设备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昨天我跟佳能的人吃饭才知道岭南半导体这一次投资新工厂用的光刻机是集团厂家自己生产的。”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小池太郎这么一说,佐野三木的轻视心理一下就放下了。
日立集团本身就是一个巨无霸,自己也会研发生产不少的各种设备。
这种连关键设备都愿意自己去生产的厂家,绝对不是那种对行业没有任何期待的厂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