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弃车保帅(1/2)
顾鹤与林群山对视一眼,心中皆明白这李中师是想将他们引入自己的地盘,好进一步试探虚实。
但此刻身处楚州,对方又主动相邀,若拒绝,反倒显得心虚,于是二人点头应道:“既如此,便有劳李大人引路了。”
一行人朝着转运司衙门走去,一路上,李中师谈笑风生,与顾鹤、林群山聊着楚州的风土人情。
但看似闲聊,实则却是暗藏机锋,想要从二人言语中探寻此番钦差团队的具体计划。
顾鹤与林群山都是心思敏锐之人,应对得滴水不漏,只说些无关痛痒的话题,绝不轻易透露关键信息。
到了转运司衙门,李中师将二人引入正厅,吩咐下人奉上香茗。
茶香袅袅中,李中师话锋一转,说道:“小侯爷,林大人,这盐赋改革虽好,但淮南情况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
就拿这盐商来说,他们经营盐业多年,与诸多官员都有勾连,若改革触动他们的利益,他们定不会善罢甘休,不知二位大人可有应对之策?”
顾鹤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目光坚定地说道:“李大人所言极是,推行盐赋改革,触及多方利益,实乃必然。
然而,朝廷推行新政,乃是为了国朝的长治久安,若遇阻碍,只要查有实据,对于那些有违律法、阻挠盐赋改革之人,朝廷定当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李中师闻言抚掌而笑:“小侯爷这话真是掷地有声,令人钦佩,其实我特意请诸位前来,就是想将一些人的罪证,交予海大人亲审。
不过,既然小侯爷来了,那想来交到你手上,也是一样的。”
说着,李中师轻轻拍了拍掌,堂外便有一名小厮捧着一本厚厚的劄子,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恭敬地递到了顾鹤面前。
顾鹤接过劄子,目光在李中师脸上扫视一番,试图从他波澜不惊的脸上看出些什么端倪。
然而,李中师始终保持着那副似笑非笑的神情,让顾鹤心中不禁泛起一丝不好的预感。
果然,当顾鹤打开劄子,仔细一看,便见这其中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不少人名,以及相应的犯罪证据。
其中张尧佐的名字尤为醒目,赫然列于前列。
而除了官员以外,还有一些盐商的名字也在名单之中,白家人和盛维的名字赫然在列。
顾鹤心中一紧,放下手中的劄子,抬头看向李中师,语气中带着几分质问:“李大人这是想要做什么?”
林群山坐在一旁,眼见顾鹤这反应,便知道这劄子里面的内容肯定有问题。
他当即便收起了好奇心,眼观鼻、鼻观心,仿佛自己只是个局外人,静静地当起了木偶。
李中师放下茶盏,身体微微前倾,说道:“小侯爷,本官虽是陈相公举荐,但对新政也并非全然反对,只是这新政推行,需得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淮南之地,情况特殊,若贸然推行新政,恐会牵连甚广,若是为此耽误了盐赋收缴,这责任,咱们可都得担着啊。”
顾鹤眉头微蹙,问道:“那依李漕司之意,此事又当如何处置为好?”
李中师微微眯起眼睛,说道:“本官认为这新政,也该要因时因地而改,先从一些小事入手,逐步深入。
既不引起淮南官员的强烈反弹,又能展示新政的决心,不知二位大人意下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