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雪花大如席,炎州卫变天了(1/2)
天气越来越冷。
朔风穿过两窝山后,依然是如刀割面,不减半分。
赵安招抚流民,既为募兵和耕作,也为赈灾。
他们要在这里定居下来的。
那么多流民,对于房屋的需求量很大。
而盖房子也不是三两天就能盖好的。
所以他让人搭了大量庐帐作为他们的临时住所。
这种帐篷虽然简单,也没有鞑子搭建的毡帐保暖,但胜在成本低,又能从两窝山取材,可以快速完成。
另外,有蜂窝煤和炉子供应,亦可为他们驱寒。
眼下灌溉秋冬水的时间窗口很赶。
流民安置和改良盐碱地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特别是在两窝山西南地区。
现在能改良多少,也就决定了明年开春后能够耕种多少。
他采用的策略是先吃大锅饭,然后再分田。
这样有利于集中力量去改良。
毕竟挖坎儿井、平整土地、煅烧生石灰等等,靠每家每户去做,进展太慢了。
覆盖的盐碱地也是有限。
几万流民分工协作,效率会很高。
他们的积极性也让赵安很满意。
家里除了老弱病残,其他的全上阵,而且争着抢着干。
可喜的是,有流民在两窝山南麓砍伐木材时,发现了一处煤矿。
储量好像比山中的煤矿要大,煤质也更好。
关键是运输方便。
赵安立马调集人手开挖,制作蜂窝煤。
这样一来,就不用再从山里把蜂窝煤往西南运了。
也给了流民们更多御寒的底气。
总的来说,无论是流民安置,还是改良盐碱地,进展得都很顺利,速度也超出了赵安的预期。
步兵的操练同样如此。
为了让他们练习攻城,他让人在每个校场上都修建了城墙。
而且不是那种纸片墙,城墙上是可以站人防守的。
城门也是和各百户堡的一样。
他们每日都会用攻城槌、临冲吕公车、云梯、抛石机、床弩等苦练。
刁莽和马元超一直在率兵劫掠鞑子。
不知不觉间,已经劫掠两万多头羊,还有不少牛、骡、马、粮草和其他物资。
鞑靼虽派人率领数千兵马填补了撒合里惨败后,留下的大窟窿,但他们在分兵应对没占到什么便宜后,改为固守了。
其实刁莽和马元超主要以劫掠为主,并没有和他们多作纠缠。
不然双方肯定又是一场狭路相逢的血战。
一个多月后。
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铁门堡。
入冬后的第一场雪似乎带着莫名的怨气,把西北十二卫劈头盖脸埋到底。
刁莽、马元超、赵大饼和韩阔也都率军返回了赵家屯。
缘于他们劫掠和俘获的物资,再加上赵安提前让人囤积了很多,流民们渡过这个寒冬问题不大。
刁莽也是够莽的,回来后就拉着一些步兵在雪地里开练了。
燕赵三十六骑个个都是拼命三郎。
看到他这么干了,立马带人加入。
随后赵大饼、贾问心、楚霜儿等干脆和他们来个雪地大比武了。
一直到傍晚又下雪了,他们才散去。
赵安和赵大饼一起站在雪地里,望着银装素裹的赵家屯出神。
“大哥!”
赵大饼用胳膊肘子捣了他一下道:“现在咱们这真是人丁兴旺啊,这一眼望过去,咱们赵家屯的房屋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可不比其他卫所的城池还气派?”
“我听莽子和白袍将军说,这段时间有一千多豪杰侠士从各地赶来,投靠咱们赵家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