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邦提克珠(2/2)
楚健目光一扫,最后落在床脚下。
只见床脚下垫着一块东西。
他既然来到这家,就肯定这里有宝物,否则过来干什么?
“把那东西拿出来看看。”楚健的手一指。
这家人愣了愣,想过很多种可能,但就是没想过垫床脚的那块玩意能被看上。
缺了颗牙的男人没有迟疑,立即将自家的床都给掀翻,枕头、、床板、席子等散落在地上,不管不顾,快速将垫在干净。
擦干净后,他才把东西交给楚健,生怕弄脏了楚健的手。
“老板,给你。”
沈世杰这才发现,居然是一方砚台。
“这玩意叫什么来的?”李维忽然忘了叫什么,记得是用来磨墨的工具。
“文房宝物——砚台,磨墨用的。”楚健提醒他。
李维一拍脑袋:“啊!对对对,就是砚台。”
缺颗牙齿的男人也想起来了,他告诉楚健等人,这东西是木屋的华人不要的,他家孩子捡回来,之后就被他拿来垫床脚。
砚台是中国独有的传统工艺品,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浪漫。
古代的文人,没有一块好砚台,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读书人。
谈起砚的种类有许多种,从砚的材质可分为:玉砚、银砚、铜砚、铁砚、陶砚、瓷砚、石砚、漆砚等。
实际上,砚台的历史比大家想象中还要久远,几乎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
甚至说,墨都还没发明出来,砚台就存在了。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可能,毕竟在大家认知里面,砚台是为墨服务的,墨都还没有,怎么可能有砚台?
然而,砚台确实比墨出现得早,大概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最早的砚是用于研磨颜料的研磨器。
考古学家在临潼县姜寨一处原始社会的遗址中发现了石砚,那方砚台的实际寿龄已超过五千年。
在史前及先秦时代,砚被称为“研”,主要用于调色和研磨。
直到两汉时期,汉代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故不须再借助磨杵或研石来研磨天然或半天然墨了。
沈世杰说道:“这是一方洮砚,看上去好像还是老坑的。”
洮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此外,洮砚老坑石在四大名砚中储量最少、最难采集,特级老坑石早在宋末就已断采,现在每得一块洮砚特级老坑石都相当于是得到千年的古董。
自唐代成名以来,老坑洮砚一直是皇室文豪、富商巨贾才能拥有的。
像他们这种懂行的人都知道,洮砚从来都不弱于端砚、歙砚,只因地处偏远地区传播力不足,地势险要开采难度大,历代战乱破坏较大,导致石材几近枯竭。
据说,老坑石形成于古生代的泥盆系,大约为四亿万年至三亿五千万年前。属泥盆系中水成岩变质的细泥板页岩石,矿带运动复杂,很难形成岩石层,储量极少。
可惜,市场流通劣质石材,以次充好,以赝冒真,喜好洮砚的人常因此失望,听闻洮砚的人也更是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