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酒话供销情 > 第84章 生活的歌声

第84章 生活的歌声(2/2)

目录
好书推荐: 快穿:专职猎魂,我在人间杀疯了 咱们玩的是生存游戏吧! 斩神:其实我是煎饼果子之神 游击队,我有后勤系统 后世之劫 开局一张鸿蒙神榜,打造不朽神族 傻傻女频姐想带我速通玄幻? 财阀的快乐你不懂 系统可不会给我刀刻般的肌肉 穿越六零当军嫂

从那以后,小张隔三岔五就往老李头的小卖店跑。每次去,老李头都好酒好菜招待着,两人推杯换盏,相谈甚欢。而小张呢,也似乎把收税的事儿放在了心上,隔几天就会到村子里溜达一圈,看看那些卖冰棍雪糕的有没有交税。

三妹子他们这些卖冰棍雪糕的,以前根本就不知道卖冰棍雪糕还要交税这回事。突然有一天,小张带着几个助手来到了村子里,挨家挨户地收税。三妹子一脸茫然地看着他们,问道:“交税?交什么税啊?我们以前可从来没交过啊。”

小张板着脸解释道:“从今天起,卖冰棍雪糕都要交税了。这是规定,你们必须得交。”

三妹子一听,心里犯起了嘀咕:“这好好的,怎么突然要交税了呢?而且我们就是小本生意,挣点辛苦钱,哪有那么多钱交税啊?”其他卖冰棍的人也纷纷附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就是不愿意交税。

小张见大家都不愿意配合,脸色变得很难看。他威胁道:“你们要是不交税,可别怪我不客气。到时候,不光要收税,还要罚款。”

大家还是不为所动,僵持了好一会儿。小张实在没了耐心,一挥手,对助手们说道:“把他们的东西拿走,抵税!”

助手们一拥而上,开始抢夺摊子上的东西。三妹子见状,急忙冲过去阻拦:“你们凭什么抢我的东西?这可是我的生计啊!”

小张一把推开三妹子,指着她的大阳伞说:“就拿这个抵税了!”说完,几个助手七手八脚地把大阳伞拆了下来,抬上车扬长而去。

三妹子瘫坐在地上,看着空荡荡的摊位,眼泪止不住地流。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只是想挣点钱,怎么就这么难呢?而村子里的其他人,也都对这件事议论纷纷,有的指责小张滥用职权,有的抱怨老李头多管闲事,原本平静的村子,一时间被搅得鸡犬不宁。

日子一天天过去,卖冰棍雪糕的风波渐渐平息,但那份不公平和无奈,却深深地刻在了三妹子和村民们的心里。他们依然在这片土地上努力地生活着,盼望着有一天,一切都能变得公平公正,每个人都能靠自己的双手,过上安稳的日子 。

三妹夫调到他家乡的镇中学任教后,一家人便搬到了宝东县里。房子是汪兴隆帮忙购置的,那是一座两间平房,坐落在县城偏东,离学校近,位置恰到好处。前有开阔的院子,能种花种草,晾晒衣物;后有不小的菜园子,三妹子已经在心里盘算着要种上辣椒、茄子、豆角这些家常蔬菜。这房子宽敞明亮,周边环境也格外安静,三妹子一踏入,就觉得满心欢喜,当下认定这就是自己理想中的家。

在安顿好新家后,三妹子就开始着手重操旧业——招收寄宿生。回想起在之前的地方,她凭借着为人实在和优厚的寄宿待遇,收获了众多家长的认可和孩子们的喜爱,积攒下了不少好口碑。如今到了新环境,她还是秉持着一贯的原则,给出的待遇丝毫不打折扣。每天天还没亮,三妹子就一头扎进厨房,精心准备早餐,鸡蛋、牛奶、面包,一样都不少;中午和晚上,必定是三菜一汤,精心搭配,力求营养丰富。她会做孩子们都爱的糖醋排骨,每一块都色泽红亮,外酥里嫩;或是鲜美的鲫鱼豆腐汤,奶白色的汤汁浓郁醇厚。孩子们住的房间,三妹子更是收拾得一尘不染,定期换洗床单被罩,让孩子们住得舒适又安心。

隔壁住着一位大嫂,同样也是干招收寄宿生这一行的。一天中午,邻居大嫂在院子里晾衣服,被三妹子厨房里飘出的红烧排骨香味吸引,忍不住走进来。只见三妹子正站在灶台前,熟练地翻炒着锅里的排骨,锅里的排骨在油的滋润下,滋滋作响,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大嫂忍不住开口:“妹子啊,你瞧瞧你,给这些学生吃这么好,成本得多高啊,能挣到钱吗?咱们这是做生意,又不是做慈善,可不能太实在了,差不多就行了。”

三妹子一边往锅里加入调料,一边笑着回应:“大嫂,我也琢磨过节省成本这事儿,可每次看到这些孩子,一个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得不好怎么行呢?我也不图挣多少大钱,只要能把孩子们照顾得健健康康,我心里就踏实。再说了,孩子们吃得开心,家长们才放心把孩子交给我呀。”邻居大嫂听了,无奈地摇了摇头,嘴里嘟囔着“你这妹子太实心眼”,便转身离开了。

起初,一切都进行得顺顺利利,孩子们吃得开心,住得也舒坦。三妹子看着这些孩子,就如同看着自己的宝贝一般,打从心底里喜爱。每天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着自己做的饭菜,她的脸上就会洋溢起满足的笑容。可日子久了,一些问题悄然浮现。不知从何时起,孩子们渐渐变得挑剔起来。有的孩子嫌弃今天的菜里肉少了,抱怨自己没吃够;有的抱怨汤太淡,一点味道都没有;还有的对房间里的布置指指点点,说没有他们家里的温馨时尚。

那是个再平常不过的中午,三妹子像往常一样把精心做好的饭菜端上桌,有鱼香肉丝、清炒时蔬和西红柿鸡蛋汤。可她刚把菜放下,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就皱着眉头,满脸嫌弃地说:“怎么又是这几个菜啊,我都吃腻了,我妈在家天天给我做不一样的。”其他几个孩子也像是找到了同盟,纷纷跟着附和起来:“就是就是,这菜都吃烦了。”“这汤一点味道都没有,不好喝。”

三妹子听了这些抱怨,心里就像被泼了一盆冷水,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不见。她强忍着心里的委屈,耐着性子解释:“孩子们,阿姨每天都换着花样给你们做饭呢,今天这鱼香肉丝,可是按照你们上次说喜欢的口味做的呀。而且这些蔬菜都是阿姨早上特意去市场挑的最新鲜的,就想着让你们吃得健康。”可孩子们根本不买账,依旧叽叽喳喳地抱怨个不停。三妹子再也忍不住了,等孩子们吃完饭回房间后,她独自坐在厨房里,眼眶渐渐红了起来,嘴里忍不住骂道:“这些个调皮的孩子,真是养不住的白眼狼,我每天这么辛苦,天不亮就起来给你们做饭,变着法儿给你们做好吃的,照顾你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换来你们这些抱怨,真是寒心呐。”

可骂归骂,三妹子冷静下来后,还是决定找孩子们好好谈一谈。她把孩子们都召集到客厅,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语气真诚地说:“孩子们,阿姨知道你们可能有些不满意的地方,要是有啥想法,都别藏着掖着,跟阿姨说,阿姨能改的一定改。阿姨对你们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只希望你们能吃好、住好,好好学习,将来都有出息。”

这时,一个平时比较懂事的小姑娘站了起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阿姨,我们知道您对我们好,有时候我们就是想家了,心情不太好,就会挑这挑那,您别往心里去,我们不是故意的。”其他孩子也纷纷点头,承认自己做得不对,不该这么挑剔。看着孩子们诚恳的样子,三妹子的心里又软了下来,她笑着说:“阿姨不生气,以后咱们有啥话都好好说,阿姨也会努力做得更好,让你们在这儿就像在家里一样。”

从那以后,三妹子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又恢复了往日的融洽。三妹子还是一如既往地用心照顾着孩子们,为他们准备营养丰富的饭菜,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只不过偶尔想起那些被抱怨的日子,心里还是会泛起一丝复杂的滋味,但她知道,这些孩子就像她生活中的小插曲,有苦有甜,都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她依旧在这平凡的日子里,守着自己的小事业,守着这些孩子,用心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故事。

在一个阳光暖煦的午后,光线穿过枝叶的缝隙,于小院里印下一片片光影。三妹子正忙着给寄宿生们准备点心,突然听到熟悉又亲切的声音:“孩子,我来看你啦,顺便瞧瞧我这老毛病。”她闻声转过头,瞧见母亲由萌萌领着,拎着一个洗得发白、打着补丁的旧布包,步伐迟缓,脸上带着久别重逢的笑容,只是那笑容里难掩疲惫的神态。

三妹子赶忙迎上去,接过母亲手中的布包,眼眶微微泛红:“妈,您咋不提前说一声时间,我好去接您。”母亲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说道:“没啥大不了的,有萌萌在,我们还能找不着路?”话虽如此,三妹子还是看出母亲眼中的倦意。

那几日,三妹子一心陪着母亲跑医院。医院里充斥着消毒水的气味,人头攒动,嘈杂喧闹。每次排队,母亲都紧紧拉着三妹子的手,粗糙的手掌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像在汲取力量,又似在寻求安心。候诊时,母亲看着周围神色匆匆的人群,不禁感慨:“城里看病的人可真多,比咱万丰卫生院一年见着的人还多。”三妹子听了,心里一阵酸涩,只能轻声安慰。

到了晚上,寄宿生们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在院子里嬉笑玩耍,声音此起彼伏。母亲总是默默坐在角落里,微笑着注视这一切,可三妹子还是敏锐地察觉到母亲眼中偶尔闪过的一丝不适应。母亲习惯了万丰家里的宁静,这里的热闹对她来说,似乎过于喧嚣了。

“孩子,这里太闹了,我还是回万丰去,心里能清静些。”住了没几天,母亲便提出要回去。三妹子心里满是不舍,可她了解母亲的性子,拗不过她,只能帮母亲收拾行李。送母亲上车时,三妹子千叮万嘱:“妈,您回去后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有啥事儿就给我打电话。”母亲点点头,车子缓缓启动,三妹子望着远去的车影,心里空落落的,仿佛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日子如流水般悄然逝去,平静的生活毫无征兆地被打破。有一天,动迁的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整个院子。一时间,院子里乱成了一锅粥,寄宿生们陆续搬走,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屋子变得冷冷清清,只剩下三妹子独自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

三妹子开始四处奔波找房子,她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看了一处又一处,不是租金太贵,就是环境太差。经过无数次的失望与坚持,她终于在城市的边缘找到一个狭小的房间,简单地安置了下来。新的住处离原来的地方很远,生活变得更加不便,但三妹子只能咬牙坚持。

忙碌的生活让三妹子很少有时间回万丰看望母亲。等她终于攒够钱,买下一套宽敞明亮的楼房时,满心欢喜地想着要把母亲接来享享清福,却没想到,命运跟她开了个残酷的玩笑。

母亲住院了。三妹子接到电话后,心急如焚,一路飞奔到医院。当她看到病床上虚弱的母亲时,眼泪夺眶而出。母亲瘦了一大圈,脸色苍白如纸,原本炯炯有神的眼睛也变得黯淡无光,毫无血色的嘴唇微微颤抖着:“孩子,别担心,妈这病啊,没事。”三妹子握住母亲的手,那双手变得更加干枯、冰凉,她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母亲的病情逐渐稳定,可出院后,却因为身体太过虚弱,根本爬不了没有电梯的楼房。三妹子看着母亲,满心愧疚,觉得自己没能在母亲最需要的时候给她一个舒适的家。

从那以后,母亲一次都没去过住楼的儿女家。每次三妹子回家,远远就能看见母亲坐在老屋的门口,目光望向远方,像是在等待着什么。走进屋子,灯光映照着母亲日益增多的白发,每一根都刺痛着三妹子的心。

“妈,等您身体好点,就去我那住住,楼里可宽敞、可亮堂了。”三妹子不止一次地说。

“等妈身体好的,等妈身体好的……”母亲总是这么应着,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可三妹子知道,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这个简单的愿望怕是难以实现了。

又一个秋天,金黄的树叶纷纷飘落,像是一只只飞舞的蝴蝶。三妹子回到万丰,推开门,母亲像往常一样坐在那里,温暖的阳光洒在她身上,给她镀上了一层淡淡的光晕。母亲的脸上带着一抹安详的微笑,可这笑容却如同一把锐利的刀,刺痛了三妹子的心。她明白,母亲的屋檐下,藏着的是无尽的牵挂与等待,而自己却没能让母亲住进自己的屋檐下,这份遗憾,将永远刻在她的生命里 。

目录
新书推荐: 乡村快活逍遥神医 仙人生活在都市 六零:日穿十分钟,摆烂成首富 震惊,我的水果全是天材地宝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以渣男踏山巅 亿万女总裁love爱上男保镖 渣男重生回85,洗心革面当首富 霸王专业户,娱乐圈战力天花板 我男生,拿了最佳女演员奖 傻娃蜕变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