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全歼中田小队(1/2)
龙泉村口,四个鬼子警戒哨被打死了三个,只留下了潜伏哨,这是廖文彬有意留下的。
廖文彬小组悄悄摸到鬼子哨位几十米处,有心算无心,一人瞄准一个鬼子;
首轮射击,鬼子两死一伤。
潜伏哨本来还想阴一下廖文彬等人,但被廖文彬率先向他开枪,这一枪打偏;
鬼子潜伏哨随后还击,双方交火了几分钟,鬼子援军出现,廖文彬等人果断撤退。
“突刺给给!”
率先赶到的鬼子军曹见死伤了3个警戒哨,愤怒的哇哇叫,带着十几个鬼子追了上去;
廖文彬且战且退,又打死了一个鬼子,始终吊着鬼子追兵。
中田带着其他鬼子随后跟进,落后山口隆之分队几十米,双方你追我往打是很是热闹。
不知不觉间,廖文彬就将鬼子引入了二排的伏击阵地;
这是一处类似于澡盆子的洼地,两侧高中间低,非常适合打伏击。
排长蔡正清将二班(缺廖文彬组)、掷弹筒班布置在左侧高地,距离洼地中心约五十米;
三班埋伏在右翼,距离中心约百米,地势相对平缓。
蔡文清摆下的是倒打伏击阵,两挺机枪靠前布设,左侧的同志每人三颗手雷,配合掷弹筒率先发起攻击,先炸晕鬼子。
这套战术在倒八字伏击战法中常用,蔡文彬只是因地制宜的进行了调整,改成了用倒打火力歼敌。
廖文彬三人进入“澡盆”内后并没有停留,而是继续往正前方撤。
山口分队不依不饶的拖后百米追击,这个距离是廖文彬有意控制的;
看得着,但在高速奔跑中很难打中人,又不至于让鬼子放弃。
无名洼地的纵深大约一公里,然后就进入山谷,鬼子担心八路逃进大山内,所以追的很紧。
洼地周边的视野很开阔,藏不下多少人,这也是中田敢一头扎进来的原因所在。
山口分队进入洼地后一切正常,中田带着几十个鬼子也跟着追了进来,深入到口袋阵中。
突然从左侧高地飞来十几颗手雷,正好被中田少尉抬头看到,吓得他脸色大变,惊恐的大叫:
“敌袭!”
中田的话音刚落,手雷群就落入到鬼子的队列中,剧烈的爆炸瞬间就放倒了十几个鬼子;
还没等鬼子反应过来,又连续飞来轮手雷,间隔时间很短,鬼子被炸的人仰马翻,死伤惨重。
中田少尉幸运的躲过了一劫,但其他鬼子已经乱成了一团,蔡正清抓住这难得的战机,果断下令开火。
落在鬼子身后的两挺机枪突然开火,对着鬼子的后背就是一通独扫,充分发挥了倒打火力的优势,打的鬼子毫无还手之力。
两挺机枪的杀气力太大了,鬼子一排排的被扫倒,这不是在交战,而是在屠杀。
二排的步枪手随即也加入了战斗,他们主要射杀机枪手、军曹等重要目标,只要反应过来的鬼子都会被精准射杀。
掷弹筒专打扎堆的鬼子,一枚榴弹往往能放倒两三个鬼子,比手雷打的远和准。
娟子第一参加实战,兴奋的脸上红扑扑的,但她什么忙也帮不上;
扔手雷力气不够,掷弹筒不会,最后班长安排她给主射手递榴弹,也算是刷了些存在感。
包围圈内的鬼子很快就剩下十几个在垂死挣扎,而此时追在前面的山口分队也听到了动静,掉头接应正在突围的鬼子残兵。
深陷倒打伏击阵内,向两侧和后退都是死路,只能往前跑;
被包围的鬼子是在碰得头破血流后才意识到这一点,但已经晚了。
中田小队总共54人,村口死伤了3个哨兵,潜伏哨随山口分队追击廖文彬,中田的身边只有37人;
在第一波手雷攻击中鬼子就伤亡近半,虽然轻伤员还能作战,但能作战的不过二十来人,兵力优势被抹平。
随后两挺机枪开始扫射,十几个步枪手也暴起发难,鬼子再次损失大半,中田少尉身中数弹被打死。
山口分队掉头增援后,廖文彬三人也掉头袭扰鬼子,打死打伤了两个鬼子,使得山口分队也只剩下10人。
两伙鬼子残兵会合后也不足20人,蔡正清随即下令追击,喊杀声让鬼子听了胆战心惊;
慌乱中鬼子完全判断不出八路军有多少人,只是一味的逃命,期间不断有鬼子中弹倒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