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一语惊众人(2/2)
江涛今年36岁,毕业于区农大,已在亚尔乡担任书记四年。之前他是里玉县办公室的副主任。
于江涛看了一会儿,立即感受到今天的乡政府大院异常宁静。通常这种静谧的氛围是在上午11点之后出现,那时所有的会议都已结束,工作人员要么下村工作,要么外出,每间办公室只留下一名值班人员。尽管如此,院子里偶尔还是有人来往。然而今天,从下车到进入自己的办公室,于江涛竟未遇见一人,平常这时总会有人进来汇报工作。
于江涛不甘心,站在窗前看着大院:大院门口,一位看门的老者正坐着,而大院旁的停车场,司机小张正忙碌着洗车。
于江涛在办公室里坐了一会儿,想看文件,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他再次抬头望向窗外,除了小张,四周依旧静悄悄的。他无奈地走出办公室,前往党政办公室,却发现办公室空无一人。他抬手看了看手表,时间显示已经十点了。此刻竟然没有一个人出现,他心中疑惑:难道乡政府有特别的活动?不可能啊!如果有活动,怎么会不通知自己呢?正当他满腹狐疑时,阿曼古丽从外面匆匆跑进来。见到于江涛,她立刻笑容满面地问候:“于书记,您回来了!”
由于对方是维吾尔族女孩,于江涛不便发作,只是面色阴沉地问道:“上班时间,不在办公室坚守岗位,你去了哪里?”
阿曼古丽看到于书记脸色不佳,小声地回答:“我没有乱跑,我是去洗手间了,听到汽车声,我就急忙回来了。”
于江涛看到女孩那副可怜的模样,心肠顿时软了下来,语气也缓和了许多,轻声问道:“今天怎么回事,乡政府怎么空无一人,他们人都去哪儿了?”
阿曼古丽见于江涛态度变得温和,胆子也大了起来,说:“于书记,我以为您已经知道了呢?”
于江涛更加疑惑:“知道什么?”
阿曼古丽解释道:“乡政府的全体工作人员都去乡一小参加捐款仪式了,只留下我一个人在办公室值班接听电话。”
于江涛努力抑制住怒火,故作镇定地说:“乡一小的捐款仪式?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何没有向我汇报,是谁在捐款?你详细说一下。”
阿曼古丽便把尕依提乡长打电话给齐博打电话、齐博安排全乡相关人员参加捐款仪式的具体内容全盘说了。
于江涛此时已经顾不上多想,抬手看看表,按照活动议程,仪式应该是刚开始,现在去应该能赶上。他转身抬腿迈开步,出了党政办,远远看见小张在洗车,他喊了一声:“小张,快走,乡一小!”
吉普车缓缓停靠在乡一小的操场边缘,于江涛从车内步出。他扫视了一圈操场:一场捐款仪式正在这里举行。操场一角搭建了一个临时的台子,横幅上用维汉两种文字醒目地写着“支持教育,爱心捐款仪式”。台下,众多来宾和学生聚集,他们或站立或坐着,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台上的几位领导身上。在台下前排,一台摄像机已经架设好,而台上,一位摄影记者正肩扛摄像机四处移动,捕捉现场的每一个瞬间。记者的工作服上清晰地印着“里玉县电视台”的字样。
乡一小的捐款仪式的议程安排如下:主持人由乡一小的一位教汉语维吾尔教师担任。议程的第一项是乡一小校长的致辞。吾斯曼校长首先登台,对慷慨捐赠的爱心企业——农行里玉县支行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他指出,这些善款将被用于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更加优越的学习环境。
议程的第二项是农行里玉县支行代表的发言。楚君原本计划邀请行长彭家润出席活动,但彭行长因需参加农行州分行的会议,便委托楚君全权代表。楚君在会上发言,他强调教育是国家的未来,乡村教育尤其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他希望此次捐赠能够为乡村孩子们的成长贡献一份力量。
议程的第三项是捐赠支票的交接。在热烈的掌声中,楚君将写有捐赠金额2000元的支票交到吾斯曼校长手中。孩子们用热烈的掌声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此时,于江涛已经抵达现场,站在台下观看着楚君和吾斯曼校长的交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