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把扶桑搬回华夏,沸腾的人生巅峰(1/2)
第238章 把扶桑搬回华夏,沸腾的人生巅峰
大量的外资投资还有天量的扶桑生产线被运到了华夏。
北方三个港,南方五个港,沪上的货轮排着长队。
光是1995年8月以后华夏收到的从扶桑和多个国外投资口岸进入国内的投资,就超过了五百亿美刀。
这还不算大量的机械和实物投资。
大量的扶桑工程师人才也从扶桑来华夏上班还债。
因为他们大部分人都在大萧条和泡沫破裂的过程中,欠了银行的巨量债务。
银行没有把他们逼死,而是要求他们来华夏打工还债。
还可以免除债务的利息。
不只是扶桑的工业领域,扶桑的大量前沿大学也被要求和华夏合作。
东京帝国大学,早稻田大学等世界名校也成了私人学校,并且被要求大量招收华夏留学生。
林寒是校董,刘晓丽总算是去了一块心病。
这样倩倩这个不学无术的女儿上大学就顺利多了。
进入大学欺男霸女的时候,还能和别人说一句“我爸是校董。。。”
这一年开始,华夏外派的留学生最多的不是米国,而是扶桑。
当然了,他们留学扶桑都会拿到奖学金,只是合同里面有一条,学成之后必须回到华夏。
像是那种成为英美预科班的清北大学生,林寒是很不喜欢的。
纵使这个国家目前和国外有诸多差距,但是相对英美本科教育的天价,国家近乎免费的培养了你,你却留在英美不回来。
有些太不做人了。
所以有些合同是必须签的。
拿了好处就要回来建设国家。
从各方面看来,林寒对国家也算是掏心掏肺了。
投桃报李,在海子里几位老同志的看护下。
林寒也被宣传成了国家英雄。
1995年深秋,京城东交民巷的老锅炉房顶上,烟囱歪歪斜斜喷着煤灰,胡同口卖煎饼的老王头把《人民(***0)日报》拍在铁鏊子上,油墨混着面糊滋滋响。
头版标题烫眼:《民族企业家林寒扬我国威,东京金融城插遍五星红旗》。
配图是林寒站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废墟前咧嘴笑,帅气的外表,明艳的荣光满面,晃得看报人眼花,背景里三菱会长跪着擦他皮鞋,裤腰带松垮得露出半拉屁股。
“瞅瞅!这才叫爷们!”
蹬三轮的刘二锅咣当砸下大茶缸,茶水溅到报纸林寒脸上。
“小日本当年骑咱脖子上拉屎,如今林老板把他们屎都打出来了!”
对面修鞋摊赵瘸子叼着大前门冷笑:“你懂个屁!人家这叫‘师夷长技以制夷’,没听电视里专家说么?林总用的是《孙子兵法》加《资本论》,双修!”
“这是给小鬼子的资本主义,做社会主改造。”
“要说我最看得起林总的,还是那个设什么神厕的一把大火,那个什么天蝗,听说这件事以后居然剖腹自杀,可惜没死了。”
“那也和死了差不多,一刀没捅肚子上,捅裤裆里了。”
“不知道天蝗的后宫怎么样,咱们大老爷们都能帮帮场子。”
“要排队啊,咱们一起去。”
“就是不知道龙王批准不批准。。。”
这帮市井小民,就爱往下三路联想,还把林寒当成了爱兵如子的宇文将军。
排队。。。
五菱街上的电报大楼的钟声撞碎晨雾,长安饭店顶楼的套房里,林寒瘫在真皮沙发上抠脚丫子。
难得回国一趟,已经开始准备对付大嘤了,这一走估计还得一年多。
回来看看自己的孩子们,还有老婆。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父母。
这时候央视《东方时空》的摄像机怼着他鼻孔拍,女主持人声音甜得发腻。
这个主持人是林寒的熟人,几年不见,董青卿已经成了央视的主持人。
但是这个女人对于林寒的暗恋,不仅没有因为多年未见而有丝毫削减,反而愈发强烈。
会挣钱的年轻人,民族英雄,现在的林寒是整个东亚的金融巨龙。
龙王!
“林总,听说您收购三菱汽车只花了八千万,相当于他们社长十年包养艺伎的开销?”董青卿提出的话题也很轻松。
林寒笑得很是灿烂,意呆力定制的鳄鱼皮鞋底还粘着从海子里面带出来的落叶:“钱不钱的不重要,主要想让扶桑友人体验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温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