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谁会自掘坟墓?(1/2)
建安八年五月中旬,关羽、张飞尽起二十万大军,兵分两路直奔洛阳。张飞绕道汝州,直奔洛阳,关羽则一路北上,逼近大谷关。
大谷关,曹仁对再一次对上关羽,一点脾气都没有。
这大谷关是灵帝中平元年建设的,还是大将军何进建的。大谷关地处嵩山与龙门山之间的峪谷,纵深约三十里,两侧峰峦叠嶂,伊河支流穿谷而过。周边有牛心山、牛嘴山等屏障,地形复杂,易守难攻。
当时的目的是为了抵御黄巾起义。关城依托天然峡谷地形,南北长一百四十米不到,东西宽二百二十米不到,关墙平均高大概在十米左右。
南北有两座关楼,南边关楼高三十米,北边关楼高二十二米。
总的来说,在大谷关防备关羽要轻松很多,毕竟防守面积在这放着呢,就算是关羽想要攻打,那二百来米宽的地方能放多少人啊?只能一点点磨,一点点的打消耗战。
而且大谷关也不怕关羽跟张飞学,用投石机搞火力覆盖。一是展开不了这么多投石机,如果非要展开的话,就要往前推,然后排成几排。
但这样的话,投石机就太密集了,曹仁只需要用火箭密集覆盖就能烧毁部分投石机。
关羽大军就驻扎在大谷关以南二十里的地方,这个距离其实蛮近的。但是没办法,七八万呢,想要展开扎营,能选的地方不多。
大军安营扎寨的空档,关羽召集了众将。这一次跟他一起来的有,黄忠、刘璝、关索、关兴、严颜、吴兰、马忠、庞羲。
文官方面就带了王甫一个有名有姓的。
“大谷关易守难攻,诸位可有破敌良策?”关羽例行公事的问了一嘴,想看看众人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其实他也清楚,问也是白问,这大谷关没有太多能取巧的地方。
其实大多数关隘都是没什么能取巧的地方,不然的话也不会建成关卡了。
黄忠将头盔夹在腋下,开口说道:“大谷关本就是当年为了防备黄巾贼而建设的,整个关城从一开始就做好了被大军围攻的准备。如今这个情况,只能先用投石机试试。”
“地方太窄了。”王甫摇摇头:“根本就施展不开,只能作为攻城辅助来用。依着某的意思,不如绕过大谷关,逼着曹仁出来。”
“你的意思是?”关羽对王甫的想法有些感兴趣。
“直接去打兖州。”王甫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如今曹操在冀州,兖州只留下了夏侯兄弟,兵力必然不够充沛,吾等若是攻打兖州,曹仁是距离最近的援军,他肯定要出来的。”
“咱们只需要沿途设置伏兵,定能将曹仁击溃。”
关羽思索了一番,摇摇头道:“曹操在兖州经营多年,夏侯兄弟就算兵力再不够,几万人马还是有的,如果他们坚壁清野的话,咱们短时间内也是打不下来的。”
“某若是曹仁,就不会去救援兖州,反而会立刻出兵配合洛阳,吃下右都督的主力部队。”
王甫听完关羽的分析之后,也觉得之前自己想得有些简单了,只能苦笑道:“那属下也是没什么好的想法了,只能硬打。”
“可以绕到大谷关侧后方啊。”
关羽抬头看向了说话的将领,竟然是关索。
关索走到地图跟前道:“诸位都是长辈,晚辈说的有不对的地方,还请诸位指正。”
“咱们完全可以从牛心山、牛嘴山之间的峡谷穿过去,绕到大谷关后。”
众人看向地图,都皱眉思索有没有这个可能。
黄忠开口否决道:“没有路的,大军根本无法通行。少数几个人就算穿过去了也无济于事。”
“这....”关索挠了挠头,他还以为自己想了个好办法呢。
一旁的关兴却突然说道:“为什么要穿过去呢?吾等率人爬上牛心山就可以了啊。山下便是大谷关,直接从山上下来不就进关城了吗?”
这一次不用别人,关索就直接反驳道:“下不来的,之前咱们不是去看过了一圈了,关城两侧都是悬崖,怎么下来?直接跳下来吗?”
“虽然陡峭,但也不是全然无法下来。诸位还记得当年攻打长安吗?不是有一偏师从山崖上滚下来的吗?以晚辈来看,这牛心山也不是不能滚一下的。”
只能说还得是年轻人啊,就是大胆。
关羽瞥了一眼自己两个儿子,愿意动脑子了,是好事儿。
“行了,先攻一下试试看,后续再说其他的。”关羽压下了关兴那个几乎等于送死的想法。
他们在这边商量怎么进攻的时候,曹仁这边也在商量怎么防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