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浅的征服计划(2/2)
奇人神色镇定,他说:“主公,这旱灾非一时之力可解。如今虽然遇到困难,但沟渠已初步发挥作用,树苗也有存活,作物也已发芽。只要我们继续坚持,加大力度保护水源,为树苗遮阴降温,精心照料作物,这计策一定能成功。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半途而废。”
张不凡听了奇人的话,心中重新燃起希望。他下令按照奇人的建议,加强对水源、树苗和作物的保护。
士兵们又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在沟渠边筑起堤坝,防止水过快流失;用简易的遮阳物为树苗遮挡烈日;精心地为作物浇水施肥。
又过了几年,那些曾经被质疑的树苗已经长成了一片小树林,树林里隐隐有了湿润的气息。沟渠里的水不再轻易干涸,在雨季时能很好地收集雨水,旱季时也能缓慢地释放水分。开垦荒地上的粟米和高粱迎来了丰收,粮仓里堆满了粮食。
奇人的计策成功了。这片曾经被旱灾笼罩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军队的战斗力也随着粮食的充足、水源的稳定而逐渐恢复。张不凡站在树林边,望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对奇人充满了敬佩,而这个军营也因为坚持执行奇人的计策,彻底摆脱了旱灾的阴影,走向了繁荣昌盛。
《征服之路重启》
旱灾问题解决后,军营上下士气大振。曾经干裂的土地如今一片葱绿,沟渠中水流潺潺,粮仓充实,战马膘肥体壮。张不凡站在营帐前,望着生机勃勃的营地,心中那搁置许久的征服计划再次熊熊燃烧起来。
他召集将领和谋士们,在营帐中商议下一步的征服计划。谋士苏瑾率先开口:“主公,如今我们虽已从旱灾中恢复,但周边的势力在我们停滞期间也有所发展,不可贸然进攻。”
将领赵猛却充满斗志地说:“主公,我们的士兵如今士气高昂,粮草充足,正是出征的好时机。”
张不凡沉思片刻后说:“苏瑾所言不无道理,但赵猛的话也有几分胆识。我们需先派出探子,打探周边势力的情况,再做定夺。”
于是,探子们纷纷出发,前往各个方向。数日后,探子们陆续归来。
探子小刘向张不凡汇报:“主公,北方的乌木城,原本在旱灾期间他们的首领治理不善,百姓苦不堪言,如今城中人心惶惶,军队也缺乏训练,若是攻打,胜算颇大。”
张不凡听后,心中一动,他看向将领们说:“这乌木城倒是一个合适的目标,诸位有何看法?”
将领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张不凡下令整军出征。
大军浩浩荡荡地向乌木城进发。一路上,士兵们步伐整齐,军旗飘扬。到达乌木城城下时,城中的守军看到张不凡的大军,面露惧色。
乌木城的首领慌张地在城墙上指挥防御,他对着城下的张不凡喊道:“张不凡,你为何无故侵犯我城?”
张不凡骑在马上,高声回应:“你的城池在你治理下民不聊生,我来此是为了解救城中百姓。”
战斗很快打响。张不凡的军队训练有素,加上旱灾期间的磨砺,士兵们作战勇猛。而乌木城的守军则节节败退。
在攻城战中,士兵小李身先士卒,他攀爬云梯时,旁边的战友小王喊道:“小李,小心上面的滚木。”小李灵活地避开,继续向上攀爬。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乌木城的城门被攻破。张不凡的军队涌入城中。城中百姓并没有太多抵抗,反而有不少人欢迎张不凡的军队。
张不凡进城后,张贴告示,安抚百姓,开仓放粮。乌木城很快被纳入他的统治之下。
首战告捷后,张不凡的军队威名远扬。周边的一些小势力纷纷表示愿意归顺。但也有一些势力联合起来,企图对抗张不凡。
其中,南方的烈火城和东方的巨石城组成联军。他们的联军人数众多,装备精良。
张不凡得知这个消息后,再次召集将领谋士商议对策。谋士苏瑾分析道:“主公,这烈火城擅长火攻,巨石城的士兵防御极强,我们不可轻敌。”
将领赵猛说:“主公,我们可以利用地形,设下埋伏。”
张不凡点头认可,他开始部署军队。他让一部分士兵在山谷中设下埋伏,另一部分士兵佯装败退,引诱联军进入山谷。
当联军进入山谷后,张不凡一声令下,伏兵四起。一时间,箭如雨下,巨石城的士兵虽然防御强,但在这突然的攻击下也乱了阵脚。烈火城想要施展火攻,却发现山谷中风向不利于他们。
在激烈的战斗中,张不凡的士兵们英勇无畏。士兵小陈和小张配合默契,小陈负责抵挡敌人的攻击,小张则趁机杀敌。
经过一场恶战,联军被打败。烈火城和巨石城也被迫投降。
随着这些胜利,张不凡的征服计划进展顺利。他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城池和百姓归于他的统治之下。他继续率领着他的军队,向着更远的地方进发,书写着属于他的征服传奇。
《乌木城之役》
张不凡的大军兵临乌木城下,那乌木城的城墙在阳光下透着一种陈旧的暗褐色,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即将面临的危机。
城墙上,乌木城的守军们严阵以待,他们眼神中带着紧张与决然。乌木城的首领站在城楼上,望着城下那如潮水般的敌军,心中满是忧虑,但仍强装镇定地鼓舞着士气:“将士们,我们的身后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的家人,今日即便战死,也绝不能让敌人踏入城中一步!”
张不凡骑在他那匹高大的黑马“墨影”上,手中握着长枪,目光坚定地注视着乌木城。他身后的士兵们整齐地排列着,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攻城战开始了。张不凡的士兵们抬着云梯,呐喊着冲向城墙。城墙上的守军则不断地往下扔石头、倒热油。
年轻的士兵阿强扛着云梯,在箭雨和热油的攻击下艰难地前进。旁边的老兵阿勇喊道:“阿强,小心左边的箭!”阿强侧身一躲,继续向前冲。
然而,乌木城的防御十分顽强。张不凡的军队第一次攻城并没有成功,士兵们伤亡不少,云梯也被烧毁了许多。
回到营帐后,将领们聚在一起商议对策。赵猛皱着眉头说:“主公,这乌木城的防御比我们预想的要强,这样强攻不是办法。”
谋士苏瑾点头说:“我们得想个计策,我观察到乌木城的西门防守相对薄弱,我们可以集中兵力从西门突破。”
张不凡听后,觉得这个计策可行。于是,他重新部署兵力,让一部分士兵在东、南、北门佯攻,制造声势,吸引城中守军的注意力,而主力部队则悄悄绕到西门。
在第二次攻城时,东、南、北门的佯攻部队开始呐喊、进攻,一时间乌木城的守军都被吸引了过去。
而西门这边,张不凡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发起攻击。士兵们抬着新的云梯,迅速冲向城墙。
阿强再次冲在前面,这次他成功地将云梯架在了城墙上。他大喊一声:“兄弟们,跟我上!”然后率先开始攀爬云梯。
城墙上的守军发现西门被攻击时,已经有些慌乱。但他们仍拼死抵抗。阿强在攀爬云梯时,被一个守军击中了肩膀,但他咬着牙,继续向上爬。
阿勇看到阿强受伤,愤怒地拉弓射箭,将那个击中阿强的守军射倒。
随着越来越多的士兵爬上城墙,西门的防线开始崩溃。张不凡也骑着“墨影”冲入城中。
乌木城的首领看到西门被攻破,知道大势已去,但他仍率领着最后的卫队进行抵抗。
张不凡的士兵们在城中与乌木城的守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阿强和阿勇背靠背,与一群乌木城的守军战斗着。阿强挥舞着长枪,阿勇则用盾牌抵挡着敌人的攻击。
最终,乌木城的首领被擒,乌木城的守军们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张不凡站在乌木城的城中心,望着这座被攻下的城池,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是他征服之路上的重要一步,而他的军队,也将带着这份荣耀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