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铜鼎星枢(1/2)
江陵城新铸的铜闸门在卯时发出蜂鸣,刘循踢开黏在靴底的铜渣,发现护城河竟在一夜间凝结成青铜镜面。\"取石脂火把来!”他话音未落,对岸铜矿山突然裂开七道缝隙,赤红铜汁如北斗七星排列。
\"刺史!矿工挖到青铜罗盘!\"亲卫捧着沾满绿锈的器物奔来。刘循用佩刀刮开锈层,盘面二十八宿刻度竟与《周髀算经》记载相差三度。他猛然将罗盘砸向铜镜般的水面,倒影里北斗第七星竟指向洛阳。
洛阳北郊的铜匠坊腾起黑烟,孙嬬用浸湿的牛皮裹住双手,从锻炉中钳出段扭曲的青铜管。“陛下要的虹吸管成了!”老匠人刚欢呼出声,铜管突然爆裂,滚烫的铜汁在青砖地面蚀刻出河图纹样。
刘协踩着未凝固的铜纹踏入工坊,腰间新铸的鱼肠剑突然自行出鞘半寸。\"有人在用星枢仪。\"他扯下剑柄缀着的五铢钱按在铜纹上,钱孔恰好对准洛水中倒映的北辰星,\"传令虎贲卫,封锁邙山所有铜矿!\"
许昌武库地下传来齿轮咬合声,荀彧提着鲛人油灯穿过青铜齿轮阵。灯影摇晃间,他发现某处轮齿残留着新鲜血渍。“明公,有人动过地脉仪。”他话音未落,整面齿轮墙突然逆向转动,郭嘉生前留下的算筹从缝隙中迸射而出。
曹操单手接住带血的算筹,剑锋已抵住操纵齿轮的哑仆咽喉:“说!谁教你用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改星枢?”哑仆突然咧嘴一笑,七窍涌出青铜汁液,躯体竟在众人眼前熔化成铜俑。
邺城废墟上,张合望着新到的青铜辎重车皱起眉。车辙印深处泛着诡异的青绿色,亲兵王五刚触碰就惨叫缩手:\"将军!这是会流动的铜汁!\"众人惊退间,铜车突然自行解体,数百枚带倒刺的青铜蒺藜滚落成八卦阵型。
\"墨家非攻阵。\"张合挥刀斩断试图缠上马腿的铜链,\"速取磁石来!\"当磁石吸住满地蒺藜时,西北天际突然亮起三道赤色流星,落点正是龙首原青铜鼎所在方位。
龙首原祭坛四周布满焦黑的陨石坑,刘协的玄甲卫正在坑中打捞陨铁。孙嬬突然扯住缰绳:\"陛下且看,陨铁上的纹路!\"暗红色纹路竟与三个月前铜鼎内的竹简残片完全吻合。
\"墨家三分,天工归秦...\"刘协用剑尖描摹纹路,陨铁突然发出钟鸣般的震颤。十丈外的铜鼎同时共鸣,鼎身铭文渗出青金色液体。玄甲卫首领刚伸手触碰,整条右臂瞬间覆满青铜甲片。
\"砍了!\"刘协厉喝。青铜甲片已蔓延至那卫兵脖颈,孙嬬的鱼肠剑划过时竟迸出火星。老铜匠突然跪地高呼:”陛下快用五铢钱镇脉!\"
刘协将五铢钱拍在铜鼎耳部,鼎内沸腾的铜汁突然平息。钱币方孔中射出光束,在陨铁表面灼出\"人心归汉\"四个篆字。孙嬬突然指着钱面:\"陛下,这枚五铢钱是建安五年所铸!\"
江陵城头,刘循盯着青铜罗盘上新出现的裂痕。当第二道裂痕贯穿紫微垣星位时,城外铜矿山轰然塌陷,裸露出内部转动的青铜浑天仪。仪身刻着行小字:“初平四年,董卓改历。\"
\"原来董仲颖早就在篡改星图!”刘循挥剑劈开浑天仪外壳,内部齿轮竟由人骨与青铜浇铸而成。他忽然想起父亲刘焉临终时紧握的龟甲,甲片裂纹与眼前齿轮纹路如出一辙。
许昌观星台上,荀彧用郭嘉遗留的算筹推演着星象。当荧惑星划过铜鼎方位时,他突然扯断三根算筹:“明公!墨家地脉要反噬了!\"话音未落,武库地下传来巨响,存放青铜鼎的密室已沉入地底。
曹操单膝跪在塌陷边缘,剑锋挑起块带铭文的青铜残片:\"文若可识得这是何物?\"残片上\"思召\"二字让荀彧瞳孔骤缩——那正是二十年前袁绍佩剑的铭文。
邺城西郊铁矿突然涌出青铜液,张合带着三百死士用磁石筑堤。王五突然指着磁石缝隙惊呼:\"将军!铜汁里有东西!\"众人定睛望去,沸腾的金属液中竟浮沉着半截青铜指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