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儁乂降矣。(2/2)
张辽与徐晃得令,急引本部残兵合计约莫二十余骑,返身来挡。
然二将虽勇,却接连奔波,血战三日,早已人困马乏,便是甲胄、鞍镫亦不齐备,所率残兵亦是缺甲少盔,如何能拖延数百骑追兵?
是以二人迎敌之际,对视一眼,皆有死志。
赵林不曾识得张辽、徐晃,只见到二十余骑残兵反身杀来,赵林却有所思。
那曹操败兵而走,左右只余不足百人,或为青史留名之人,或为曹操倚重之辈,便是有些许寻常士卒,也当是身强体壮,气运深厚之士。
杀之容易,却殊为可惜,不若再行劝降之举。
遂扬起长槊,止住骑众,单骑策马而出,喝问:“我乃常山赵柏轩也!来将何人!”
张辽、徐晃本已怀必死之心,见追兵停马,阵前搭话,自是求而不得,亦止住战马,高声答曰:
“张辽、徐晃,奉命断后!来将可是长坂坡之虎雏耶?”
赵林闻二人姓名,劝降之心已冷。
此二人虽亦为外姓,却不同于张合。
张合于官渡投效曹操,效命八年不得重用。
张辽与徐晃却不然。
张辽投效曹操已历十年,曹操封其为中郎将,赐关内侯。
徐晃投效曹操更久,已足十二年,曹操命其独领一军,去年此人随曹操北征乌丸,因功被封横野将军,其尚有都亭侯爵位,怎会轻易背离?
再者,张合家眷早失于官渡投曹之时,如今孑然一身,投降没有负担。
张辽与徐晃却是家眷皆在邺城,岂能抛却一切投降?
赵林心思急转,闻二人唱名,高声道:“二位将军大名,林早有耳闻。
某家二伯父关云长曾言,文远将军与公明将军皆为故友,勇武谋略具为当世良才,他日战场相遇,当全力以赴,不可小觑。”
言罢,催马缓缓上前,拱手曰:“二位将军与我二伯父,兄弟相称,亦为林之长辈也。
林昔日蒙丞相赞而扬名,今日追来,不为杀戮,只为相谢。二位将军可代为引见否?”
张辽、徐晃对视,交换眼神,皆不信赵林所言。
张辽道:“云长已然放过我等,赵将军却要赶尽杀绝吗?”
赵林闻言,令麾下众骑皆下马,复言道:“若我只带三五随从去见曹丞相,将军亦不信耶?”
二人又对视一眼,却由徐晃言道:“赵将军意欲何为?当真是前来相谢?”
赵林闻言,叹曰:“昔日林于长坂坡,亦是落败奔逃,曹丞相不以大兵围杀于我,却令麾下豪杰与我较量武艺,且信守诺言,放我主家眷归返,林深叹服丞相胸襟,是以前来相谢。
此番若是能面见丞相,林敢担保,再无追兵矣!
林虽年少,却蒙二伯父关云长教导,深知忠义,岂能言而无信,加害曹丞相?”
言罢,又令麾下众骑牵马至路旁,各自歇息,身旁只余三名亲卫。
赵林又将长槊插在地上,手指虎爪长剑言道:“将军岂能无佩剑?此剑乃我主亲赐,旦夕不可离身。
林只带三亲卫,携短兵,入见丞相,若有歹心,二位将军尽可取我性命,如何?”
张、徐见赵林言语真挚,麾下皆退,又无长兵,不似作伪,遂窃窃私语一番,颔首同意。
赵林于是策马向前,与二将并辔而行,去追曹操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