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岁大饥,人相食(2/2)
君名扬叹了口气,起身拍拍吴一帆的肩头,“此事你已尽力了,这不是你的错,是朝廷有错,更是这个腐朽的时代的错。我且问你,你是否是天峨县其中一村之人?”
吴一帆颓然地摇了摇头,“非也,我乃西南乐业郡人士,负笈游学至天峨县,所见触目惊心,这才……”
“这才想要多管闲事?”
“放屁!”吴一帆恼怒成羞,吼道,
“我辈读书人,见义不为是为无勇也,若是见了此等惨绝人寰只事依旧袖手旁观,那四书五经岂不是喂到狗肚子里去了?你这竖子怎可说是多管闲事?!”
君名扬似笑非笑地望着他,
“可当今朝堂下至衮衮诸公上至天子皇孙,谁不是一肚子墨水,谁不是一肚子四书五经?万人受灾食不果腹民不聊生,落到他们笔下,不过‘岁大饥,百姓易子而食,叛乱四起’十余个大字罢了!”
君名扬摇摇头,面容平静,“你可敢骂当今圣上是狗?敢问一问,他的四书五经读到哪里去了?”
吴一帆再次被问得哑口无言,颓然坐下。
君名扬见他平复下来,坐下,同时让符妙去叫人重新沏茶,“那张慎又是怎么一回事?就算是县令伙同户部主事一起倒卖了官粮,为何你又如此恨他,以至于在狱中差点将他掐死?”
“就是这张慎,”提起张慎,吴一帆恨得咬牙切齿,愤恨道,
“张慎出身微末,就是从此次受灾的天峨县张家村出身,起初只不过是县衙一小吏罢了,去年秋收之后不久不知是何原因忽然被调往京城,这才在京兆府有了官身当上署丞!”
“户部统管各州府郡县粮仓,但征粮、送粮和运粮一事都由各郡、县集结,张慎确实是可以协助县令、户部主事倒卖官粮。”
君名扬有些诧异,“可那张慎本就出身天峨县张家村,会至家人于不顾?”
“这畜生!”吴一帆死死盯着君名扬,愤恨道,“他在升官之后就把亲族全部迁入京中下县了!”
“你特么骂就骂,别特么盯着我!”君名扬没好气道,“你之后打算怎么办?还去检举揭发?”
“不知。”吴一帆低下头叹了口气,“原本是有这样的打算的,但入了大牢之后才得知这不过是我天真的想法罢了,更何况……”
“检举确实无用。”符妙听了之后,也有些闷闷的,她在符府经历过过冬无炭、无米下锅的日子,知道那种痛苦,对吴一帆的痛苦也能感同身受。
她也低着头叹气道,
“且不说那万余灾民已被定性成叛贼,就算是朝廷要查,涉及一位四品大员,也要先经过吏部才能做考量,再加上还有爱惜羽毛的户部……到最后也不过是各个衙门之间互相推诿,查不出什么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