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垃圾分类(1/2)
就连测量的标记都被人动过手脚!
“这帮人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老陈气愤地说。
但周国宏知道:光生气没用,得想办法治治他们。
正琢磨对策,突然从三里屯传来消息:他们那边要建垃圾处理厂!
“垃圾处理厂?”
大家都不信,“他们哪来的那么多垃圾?”
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外地的一家公司,想在这建垃圾焚烧厂!
“这不是要命吗?”
村民们都急了。
但周国宏仔细一想:“等等,这事不对劲……”
调查后发现:那个公司的背景很复杂。
他们打着环保的旗号,其实是想借机倾倒危险废物!
“好啊!”
周国宏说,“这回看他们往哪跑!”
立即向环保部门举报。
调查组一来,果然发现问题:那个项目根本就没有环评手续!
“立即叫停!”
调查组当场下令。
这下三里屯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项目黄了,连定金都赔进去了!
但周国宏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
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天,他突然想到:何不把垃圾问题变成机遇?
立即召集两村的干部开会……
“垃圾分类!”
周国宏在会上提议,“我们可以搞垃圾分类试点。”
“分类?”
李大头不屑地说,“农村哪有那条件……”
“怎么没条件?”
周国宏打断他,“现在城里都在搞,农村更应该跟上!”
仔细一算:两个村每天产生的垃圾不少。
如果能做好分类,不但能保护环境,还能创收!
“创收?”
这下李大头来了兴趣。
“没错!”
周国宏解释说,“厨余垃圾可以做肥料,可回收物可以卖钱。”
但新的问题来了:垃圾分类要投入不少钱。两个村谁出?怎么出?
正争执不下,李大头突然说:“要不这样,我们出地,你们出钱?”
“想得美!”
老陈说,“那不是等于你们白捡便宜?”
周国宏想了想:“不如这样:成立合作社,两村共同经营。”
这个提议看似公平,但执行起来困难重重:
先是分类标准争执不下。
三里屯非要把建筑垃圾也算进去,明显是想钻空子。
然后是设备采购起了纷争。
他们那边推荐的供应商,报价比市场高一倍!
最后连垃圾桶放在哪都吵起来了。
双方都想把臭烘烘的垃圾放到对方那边。
“这还搞个屁!”
老陈气得直跺脚。
但周国宏却很冷静:“不急,他们越是这样,越说明心里有鬼。”
果然,很快就发现问题:三里屯那边居然在暗地里收外地的垃圾!
原来他们是打算把合作社当垃圾中转站,赚外地的黑心钱!
“好啊!”
周国宏说,“这回看他们怎么解释!”
立即举报到环保部门。
执法人员一查,当场就查获了好几车外地垃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