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养猪合作社(1/2)
“周总,正好碰到你!”
李大牛一看见周国宏就热情地招呼,“我们正在商量一件事,想请你给点建议。”
“什么事这么热闹?”
周国宏问道。
“是这样的,我们几个想搞个养猪场,听说现在猪肉价格不错,养猪能赚钱。”
李大牛说,“但我们几个都没什么经验,也没多少钱,不知道该怎么开始。”
周国宏听了,略微思考了一下:“养猪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农村有饲料优势,而且销路也比较稳定。不过,单打独斗确实难度大,投入高,风险也大。”
“那怎么办?放弃吗?”
有人失望地问。
“不,我有个更好的主意,”
周国宏眼睛一亮,“我们可以成立养猪合作社!把想养猪的村民组织起来,共同投资,共同管理,共同受益。这样不仅能分散风险,还能形成规模效应,提高效益。”
“养猪合作社?那是什么东西?”
村民们都好奇地问。
周国宏耐心解释了合作社的基本概念和运作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村民以资金、劳动力或其他资源入股,共同经营养猪场,按照各自的贡献比例分配收益。
“这听起来不错,但具体怎么操作呢?”
李大牛问道。
“这样吧,我们先召集村里有兴趣的人开个会,详细讨论一下。”周国宏建议道。
三天后,村委会的大院里坐满了人。
除了最初提议养猪的几个人外,还有不少听说消息赶来的村民。
周国宏清了清嗓子,开始介绍他的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合作社的规模和投资额。根据我的调研,建一个年出栏500头猪的养殖场,大约需要投资3万元左右。这笔钱可以由村民共同筹集,每人根据自己的能力投入,最低100元起。”
“其次,我们需要选定场址和建设方案。场址要考虑环保因素,不能离村子太近,以免影响生活环境;但也不能太远,以便管理。”
“第三,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包括日常饲养、防疫、销售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有专人负责,确保科学管理。”
“最后,我们还需要明确收益分配方式。我建议按投资比例和劳动贡献综合计算,确保公平合理。”
村民们听完后,有人担心风险,有人质疑管理,还有人担心销路问题。
周国宏一一解答,并强调:“任何新事物的开始都有风险。但如果我们做好准备,科学管理,完全有可能成功。更重要的是,这是我们自己的事业,是为了我们村的发展,值得我们去尝试。”
经过热烈的讨论,最终有25户村民决定参与这个养猪合作社,共筹集资金2.5万元。村委会也决定支持这个项目,投入5000元作为村集体的股份。
接下来,合作社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首先是选址,在村子西北角一块空地上,距离村子有一定距离,但交通便利,水电齐全。
然后是建设猪舍,在周国宏的统一规划下,村民们自己动手,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建好了一排整齐的猪舍,每个猪舍都设计了排污系统,保证环境卫生。
为了确保科学养殖,周国宏还特意请来了县畜牧站的技术员,对参与合作社的村民进行培训,内容包括猪的品种选择、饲料配方、疾病预防等各个方面。
技术员对大家说,“只有科学养殖,才能提高成活率和增重速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