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唇亡齿寒,魏军南下!(2/2)
“那臣,告退。”
说完,便被侍卫引下。
步骘心里明白,东吴而今战败,作为东吴使者,他在曹魏君臣面前自然没有尊严可言!
待步骘离开后,大殿之上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曹叡阴沉着脸,猛地一拍御案:
“诸位爱卿,方才军报所言,想必诸卿也都听见了。”
“杨仪此獠,竟在短时间内克复荆州,击败东吴水师,这绝非等闲之辈!众卿以为,接下来朕该如何应对?”
殿中群臣面面相觑。一名身着锦袍的老臣上前一步,沉声道:
“陛下,杨仪骤然兴兵攻吴,想必东吴已有不测之危。”
“我魏若坐视不理,任其鲸吞江东,待蜀吴合为一统,我朝腹背受敌,唇亡齿寒哪!”
此言一出,不少文武纷纷点头称是:
“东吴虽然不堪一击,可东吴沃野千里,财力雄厚,倘若就这样让蜀汉取了去,最不利的,还是咱们大魏!”
“正是!东吴一亡,蜀贼做大,下一步便要北侵中原。到那时,我大魏将首当其冲!”
曹叡眼中闪过一丝焦虑,缓缓点头。另一名武将却出班反驳:
“陛下,不可不防!然亦不可妄动。蜀军远离腹地,深入江东,粮草补给艰难。”
“杨仪初战告捷,锐气正盛,若我军此时贸然插手,与蜀军直接交锋,于他不过是添一道口粮而已!”
此言颇有道理,一时朝臣中又响起一片附和声:
“张将军所言极是。眼下蜀吴相争,我军不宜仓促入局。”
“可是!”
之前那位老臣急得胡子直抖。
“倘若坐等杨仪攻灭东吴,再出兵就晚了!诸位难道忘了,当年先帝失荆州的教训吗?”
“若非东吴暗袭荆州,蜀汉又怎会元气大伤?眼下局势倒转,蜀汉若夺江东,实力暴增,我大魏焉能独存!”
双方争论不休,一方主张立刻援吴,以防蜀强;另一方则建议谨慎观望,避免轻启战端。
曹叡听着群臣各执一词,只觉得头皮发麻,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军报上的那几个字。
“荆州……公安……东吴水师几乎全军覆没……”
他喃喃重复着,脸色阴晴不定。良久,他将目光投向一直未发一言的司马懿:
“仲达,依你之见,我该如何?”
司马懿目光闪烁,沉吟片刻,拱手道:
“陛下,依臣愚见,此刻杨仪兵锋正盛,东吴却已显颓势。”
“我军若贸然南下,与蜀军决战,胜负难料。不如……权且按兵不动,继续静观其变。”
“还要观望?”有主战的大臣不满道,“司马大人,此番东吴可就撑不住了!”
司马懿微微一笑,道:
“正因为撑不住,才更该等一等。”
他上前一步,沉声分析道。
“杨仪初战告捷,接下来必然乘胜追击,直取江陵,甚至东吴都城建业。东吴若再不济,也总会倾全国之兵死守江陵。”
“杨仪想要一鼓作气灭吴,也绝非唾手可得。不如让我军先遣精兵十万,驻扎在宛城以南,与东吴交界处,随时准备出兵。”
“十万精兵驻南境?”
曹叡眉头一挑。
司马懿点头道:
“正是。若蜀军久攻不下,自会退兵,我军可不必出动;”
“但倘若蜀军连江陵也攻陷,势如破竹,那我军便立刻挥师南下,援救东吴!到时杨仪两线受敌,自然不敢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