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向天借命可以,向我要钱不行(1/2)
第130章 向天借命可以,向我要钱不行
永历九年由中左所更名的思明州,三面环海,东西南三面与诸岛隔海相望。
北部与陆地相连,狐尾山、仙岳山为核心的丘陵形成天然屏障,郑延平又在此修建互为犄角的山城,搭配荷兰炮台,覆盖大片海域。
思明州的民众中,三分之一的军队及眷属居住北部,与东南部百姓艮农的平原互照。
郑泰洪旭等勋将今夜便留宿军营,居高临下望着岛屿中部的思明州署。
在黄梧叛变投清,将海澄等地献给代清后,思明州便是前线之地。
郑延平攻占夷州时,洪旭、黄廷、黄昭等勋将镇守思明州,郑泰守浯洲岛,居中调运钱粮。
及至郑泰耽误粮草运输,郑经又从前线的思明州回撤到浯洲岛。
思明州换句话说,本就是勋将们的地盘。
演武场大帐之中。
“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
“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
“血淹没人间,安得太平美满……”
兵官洪旭轻哼着朱慈煊为郑延平唱的歌。
很粗鄙,很白话,和大明的曲歌截然不同,但正合他们这些武夫的心意。
哪怕和朱慈煊有些矛盾,勋将们也认同永历太子确实能文能武。
一些人是看着郑延平长大的,更多人是陪着郑延平,从思明州一隅,一步步成为东南明军的领袖。
他们最是清楚郑延平南都战败后的精神身体情况,既害怕又担心。
洪旭哼完歌,喃喃道:“一官降清,大木是经历千难万阻才走到这一步的。”
“只恨天未厌乱,还在折磨考验他。”
“难怪大木谁都不服,会归顺朱慈煊。”
这首郑延平的切身之歌,豪情澎湃,但如今境况,大明失去天下,东南困居二岛,余韵尽是悲壮。
而永历太子唱完这首歌后,重病倒下,更添几分戚戚。
洪旭笑道:“我听闻那些南洋来的武将说,朱慈煊在南洋联姻纳妾,东宫收纳各国公主。”
“几番看来,郑经倒不像大木的种,反倒是朱慈煊和大木有几分父子之相。”
郑经当然也好色,妻妾不少。
但不像郑延平朱慈煊那般生冷不忌,喜欢番女。
郑泰闻言,看了眼从郑芝龙时代就跟着郑家的旧将们。
亦然是有了想归顺朱慈煊的念头。
这也不奇怪,南洋的大势,谁人能阻
郑延平待他们又不薄,朱慈煊只要不太苛刻,日子还和以前那样过就是了。
勋将们闲聊之际,打探官署消息的人喘着粗气进了大帐。
“热病”
勋将们都不由的皱起眉头。
他们对夷州还是比较了解的。
热病好治,也不好治,几日内能祛邪退热,便还好说,不能就会性命垂危。
郑泰想了想,开口道:“夷州荒芜,南洋更是瘴气弥布,这朱慈煊莫不是南洋就染了疾,自知命不久矣,方来东南夺权的。”
洪旭犹疑道:“不至于吧,不是说他已经统一南洋,将各国收藩纳贡了吗。”
“真在南洋染疾,为何不先休养恢复,何必带伤奔袭万里来东南,热病乘船,新疾旧病相加,愈发难以痊愈。”
郑泰目光一凛:“如果他已经无法痊愈了呢,如果他知道自己离死不远了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