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军报(1/2)
第132章 军报
严毅这次为了顺利攻克钱塘,当真是把家底都掏出来了,不光是他的部曲,整个严氏的部曲都被他征调了大半。
运城和钱公垒原本驻有三千军,如今也被抽调走两千,仅剩一千士卒和两千匆匆征召的民夫留守城中。
仁城因为紧邻钱塘,控制着乌程与钱塘之间的粮道,因此多留了一些驻军,但也只有一千五百人,乌程则是留下了四千军,勉强维持后方稳定。
如此大规模的调兵遣将,使得整个吴郡西南的百里之地,尽被连绵不绝的军伍所充斥,其声势之浩大,不仅是周围郡县被惊动,连周术、祖郎等势力也投来关注的目光,各方的斥候如蜂群般往来穿梭。
源源不断汇往钱塘的部曲,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一万二千军,对此时还未被卷入大规模战争的江东而言,已经算是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了,须知年初吴景攻伐丹阳时,也只带了一万一千军。
严毅如此兴师动众,足见他对钱塘的重视,并未因钱塘仅剩三千守军而大意。
钱塘府库钱粮充足,人丁殷盛,具备在短时间内征召数千军的能力。而且地处吴郡与会稽交界,紧邻钱塘湾,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稍有不慎,便有可能阴沟里翻船。
对严毅来说,此战重在一个‘疾’字,他必须在各方势力反应过来之前,迅速攻占钱塘,方能让那些蠢蠢欲动的势力收回爪牙,从而让江东的局势回到抵御吴景军势上来。
若是迁延日久,陷入进退两难之境,不但钱塘有可能落入他人之手,严氏后方也有倾覆之危,毕竟吴景已经在朝故鄣进军了,距离乌程仅有一步之遥。
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严毅为何要摆出这副杀气腾腾的架势了,目的正是为了震慑钱塘周围势力,防止局面失控。
晌午时分,严毅率军抵达梅清堡,同时抵达的还有范偃、王超率领的一千五百军。
攻占梅清堡的姒青在早上卯时便已率领一千八百军离开,快速向前推进。
严毅在梅清堡简单巡视一番后,留下三百军,将这个钱塘以北重要的据点补充至五百驻军,便立刻挥师南下,沿着姒青的行军路线前进,沿途又派出五百军,控制了几处小型据点。
此时的姒青,已经率军推进至钱塘以北二十里处,沿途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钱塘已经乱作一团,上至县中长吏及各大豪族,下至普通士卒和百姓,所有人都已经懵了,尚未从朱治军溃败的消息中回过神来。
朱治怎么可能会败就算钱塘江水逆流,朱治也不可能败啊!
在钱塘所有显贵、黔首的心中,朱治宛如一座高山,既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若非如此,赵氏家主也不会如此猴急地将视若珍宝的嫡女嫁给朱治,全力支持此人。
而现在,这座山塌了!
城中守军不足三千,战将不足十员,其中还包括赵康这种赵氏塞进军中的废物,怎么抵御严氏之军
唯一称得上久经沙场的,便是朱治留下的射声校尉钟进了。
但是即便钟进堪称朱治麾下少有的智勇双全之人,他也不敢带着区区两三千新募之军,出城与敌野战啊,这和送死有何区别
钟进唯一能做的,便是下令紧闭城门拒守,同时在城中如同刮羹一般征召守城之军。
除此之外,他还联同县中诸长吏及各族家主,匆忙去拜见一个人。
危局之下,也只有这个人能力挽狂澜啦!
这个人便是全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