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北府江山 > 第172章 乐属

第172章 乐属(1/2)

目录
好书推荐: 魔法少女的骑士哥哥 莽荒纪之我是垒展 气运词条,从九龙夺嫡开始 遮天之太古圣皇 斗罗大陆的jojo替身使者 方舟模拟,我怎么都是狠人开局?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清妖 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从家族宝树苟成万古世家

第172章 乐属

西府诸军退回后,江东格局被重新规划。

收益最大的无疑是桓氏,桓玄升任江州刺史,但实际上半个荆州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此外南雍州、南豫州都是桓氏故旧。

庾楷和王恭兵败之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投奔桓玄,足见桓家在晋室的影响力。

士族们嘴上不说,身体却非常诚实。

如果连庾楷和王恭这种顶级士族,都想着投奔桓氏,更不用说长江上游大大小小的势力,桓家的势力空前高涨。

三路兵马退回后,殷仲堪和杨佺期立即推举桓玄为盟主,共抗朝廷。

朝廷也略作调整,以司马休之为龙骧将军、襄城太守,以司马尚之建威将军、豫州刺史,镇守历阳,试图将南豫州作为抵抗桓氏的前沿之地。

“西府诸军,桓玄野心最大,世子当早图之!”琅琊王府西录,庐江太守张法顺一力劝谏。

而坐在上首的不过是一个十四岁上下的少年。

年纪轻轻,却眉头深锁,眼神阴鸷,全无少年人的英朗之气。

整个琅琊王府现在做主的正是这个少年,司马元显。

而琅琊王司马道子自从解除危机后,便整日醉生梦死,不理政务,将军国大事一股脑甩给司马元显。

司马元显居住的西府被称“西录”,每天拜访的人众多,门庭若市,与王珣、谢琰、王恺、桓放之、温详等士族日见亲密。

如今,西府诸军退兵,但危机并没有完全解除。

桓家迟早还会卷土重来。

“南雍州不是还有杨佺期么此人可为桓玄之敌乎”司马元显一句话就抓出了问题的关键。

上一次对付北府军,也是他一眼看出王恭和刘牢之之间的矛盾。

张法顺道:“杨佺期刚愎自用,非桓玄之敌,不如令刘牢之杀桓谦,令北府西府决裂,世子可坐收渔利!”

桓谦乃桓冲之子,官拜辅国将军、吴国内史,暗地里却是桓玄在建康的耳目。

如今桓玄势力还不强,内有杨佺期,外有刘牢之,两面夹击,桓玄一定不是对手。

此策还可借机削弱刘牢之,测试其忠诚度。

西府军也是精锐,与北府军厮杀,两败俱伤,建康的所有威胁消除,可谓一箭双雕。

刘牢之一介寒门,登上北府都督的高位,早就惹不少人眼红。

不过司马元显却犹豫不决,张法顺的策略固然好,但问题在于朝廷更虚弱。

此前司马恢之和司马尚之都大败于桓玄、杨佺期之手,朝廷水军全军覆没,司马尚之手上的精锐也葬送了。

“刘牢之反复无常,不足为信,倘若战端一起,刘牢之再度倒戈,建康有倾覆之厄,眼下当恢复禁军,增强建康兵力,待兵强马壮,立于不败之地,尔后再图其他!”

一个人若是能背叛第一次,就能背叛第二次。

司马元显很明白这个道理。

刘牢之虽然都督兖、青、冀、幽、并、徐、扬七州诸军事及晋陵军务,但最重要的扬州刺史没拿到,也就没有根基。

而在新亭对垒期间,司马元显几次下令进兵,溯江而上,攻打武昌,断西府军退路,刘牢之都置若罔闻。

这一战对司马元显最深刻的教训就是手中掌握的兵权太少。

没有兵权,皇权就不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我的美女小狐仙 红楼帝业 海贼:从洛克斯时代开始种田 重生之浪王之王 冠军法则 娱乐:从1990年开始 我的化身正在成为最终BOSS 奥特曼:开门啊,是我,老人迦! 噬恶演武,诸天除魔
返回顶部